文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文文小说网 > 学医救不了十二钗 > 第181章 焦虑

第181章 焦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虽说前朝与后宫互通消息犯忌讳,可每个肩负家族使命的后妃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联络沟通之法。再不济还有往娘家赏东西的时候,每年后妃与亲人见面等等,只要有心,什么意思传达不开?监管再严密,总有可乘之机。

久之久之,大家对这个问题都是心照不宣。王喜凤尽量避免在这种问题上给人留把柄,贾府也懂得其中利害,从不私下联络她,送礼也都是通过正当途径,递牌子过明路。毕竟,他们在当下真没什么私密东西要避开人传递给元春,能维持住平衡就是立了大功。

王夫人可谓时时提着一颗心,元春也算只身入虎穴,外力帮不了她,也不敢去帮她,在宫中过什么样的日子全靠自己筹谋。即便无论是亲眼所见还是宫人回口信都表示一切安好,可不放心就是不放心。她能做的是尽量加大元春这个筹码的重要性,而不是成为一颗可有可无的弃子。

王喜凤对于王夫人一片慈母之心实属无奈。

作为当家主母,王夫人送进来的东西必定差不了。除了零花钱,更有些与人交际走礼或者自己欣赏把玩的名画玉器古玩等。这样的态度皇帝如何想暂且不论,只后妃们便不敢小看了她。家里时时挂念她,变着法儿给她送东西,可见在家中的受宠程度。这就是国公府嫡女出身的底气。

俗话说,拿人家的手短。尤其她上一轮学了一辈子佛法,更是不敢占人家便宜。王夫人虽说是慷贾府之慨,却也是实打实让她受益,怎么也要回报一二。无论回报王夫人还是贾府,总归不能跟貔貅似的只进不出。

这跟她当初独善其身的规划稍微有些出入。牵扯一旦出现,如何发展往往就不是自己说了算的。可话又说回来,再坏能坏到哪里去呢?无论是元春还是贾府,结局很难扭转,不过隔靴搔痒罢了。

或许是白天的心理活动太多,晚上就开始做梦。

说来奇怪,她进副本,虽说也是跟正常人一般兢兢业业过完角色的一生,也做梦,却从来没做过这么清晰的梦。仿佛有声有色的电影,演绎着贾家的未来。这个未来,不是她曾经路过的任何一种。

游戏推出新玩法,提前搞剧透?

王喜凤也闹不明白这梦的是哪一出。就算是剧透,那透给她究竟是想咋滴?促成还是改写?不是苟系统吗?需要苟出新境界的意思?她已经被宫斗环境阴谋化的脑子,已经无法说服自己这只是个寻常的梦。

按道理,梦里的事情在醒来之后会逐渐淡忘,可一天过去了,贾府的新故事依然历历在目。又一夜过去,根深蒂固。可以的,这强行植入。

不过,一夜过去,王喜凤也想明白了。剧情怎样关她什么事?她负责苟回去而已。无论顺着来还是逆着来,她该狗带的时候不还是会狗带嘛,有什么分别?命是系统的,学到好本领才是自己的。

天知道这苟系统既不发布任务又无通关奖励,诳了人进副本是要干什么。她也曾想过是不是网文里写的全息真人游戏搞内测找BUG那种梗,可一来网上查不到任何相关消息,二来科技大概还满足不了需求,真有这样的技术,用在哪里不好,搞成游戏?

脑洞开大了思维容易跑偏,王喜凤懒得再做无谓的猜测。

后宫的生活过久了其实跟在蟠香寺里没啥分别,都是一群女人叨叨叨。究竟是如鱼得水多些还是提心吊胆多些,日子过起来还得看自己。

一年转瞬即逝,后宫大浪淘沙,王喜凤身边伺候的人也来的来去的去,留下来的或者是认命,或者图个轻松,又或者还有其他任务,不得不蛰伏。总之,整体配合度比刚来那会子流畅多了。

不知一年前分宫室的时候是不是有特意考量,她这里的一宫之主珍嫔也不是个受宠的,皇帝过来跟旅游似的,转一圈就走。若不是顾念旧人,只怕转一转的功夫都没有。可看封号,约莫曾经也如珠如宝过?

宫闱秘闻太多,以讹传讹的更多。王喜凤从不主动打听消息,这些旧人旧事偶尔听几句,却也做不得真。除了在皇后娘娘那里碰头,平日王喜凤很少见到珍嫔出来走动。这位曾有好颜色如今少恩宠的娘娘演活了何谓“以色侍人,色衰而爱驰”,哪怕在王喜凤看来,她依然荣光正好。

有她们两个不得宠的小透明住着,连这座宫室都显得寂静又寥落。

后宫的女子都想要孩子傍身,除了家族的期望,就是早已看惯了人老珠黄恩宠不再后的悲凉。若有个一男半女,不仅情感有了寄托,身份地位也能水涨船高。

当然,高回报意味着高风险。有了子嗣,自然就有了软肋,往往成为后妃们集火的靶子。要不越是高门大户,子嗣越是艰难呢?除了德行不修导致子嗣有碍,更多的是斗争环境太复杂,形成不了有利于后代繁衍的良好条件。农人种庄稼看收成还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呢,何况是生孩子。

这过去的一年,也不是没人传出喜讯。有身子弱没带住的,也有颤巍巍还在保胎的。这些风风雨雨暂时没波及到王喜凤,一来她还算谨慎,出门也少,找替罪羊也找不到她身上,二来,她的品阶恩宠及样貌都达不到必须被当做隐患除掉的标准。聪明人做事讲究利益最大化,就目前而言,牵扯她真不是最优性价比。

都说家丑不可外扬,皇宫大内更是如此。越是有猫腻的,越是藏得紧。故而,她也说不好众口相传的消息究竟是真的还是传扬的人想让她们以为是真的。反正她每天干的就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活儿,有时候信息刷新的快,还真有点欲罢不能呢!

作为已经入宫一年的“老人”,王喜凤很高兴她已经“过气”,众人的焦点早就聚到那些时常被翻牌子的人身上。大BOSS本就少入后宫,她这样的棋子,探几次,赏几回,稳住基本盘,面子上交代的过去也就罢了。

这大概也许就是她梦寐以求的平缓期?

平缓不代表万事大吉,它只是相对而言,危机从来不会退却。只是,她不用像刚进宫时那般小心翼翼,在大型场合中当背景板的时候也更加从容。

谁给谁给谁使绊子,谁让谁丢面子,谁偷鸡不成蚀把米,谁又给他人做嫁衣,影后们每日都有新鲜热乎的瓜无偿奉上,王喜凤觉得自己当个在瓜地里乱窜的娱记绰绰有余。

各方势力都将重点从她身上挪开,似乎周围的空气都清新了许多。除了日常整理八卦,她也在积极开发新的业余爱好。毕竟一个不受宠的女人,明面上总得找点事情做做。

据说长夜漫漫,许多妃子夜间无事数砖块的,捡佛豆的,花样百出。同样是夜不能寐,王喜凤打发时间的办法是抄经,跟练字合二为一,用途广泛,是居家旅行祈福表孝心之佳品,也是她清理“实验数据”的有效遮掩。这样的炒剩饭活动每天一点点就足够,加上整理信息的时间,伏案工作够久了。

弹琴方面,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基本找回了元春的手感,已经像那么回事儿。同样的,每日一炷香的功夫绰绰有余,再多就打扰到珍嫔娘娘清静了。

思来想去,其实她那推演之术还是可以再修一修,不说别的,消遣娱乐打发时间就很乐呵。可这么个环境,无论想要什么,都要有人经手。她总不能平白无故就多了这么个爱好和技能,前后铺垫总得做足了。可真要这么折腾起来,一举一动落在有心人眼里说不准啥时候就是个坑。

王喜凤向来不纠结,盘了一下有限条件下能做的事,才发现宫妃的生活是如此贫乏。除了偶尔串个门,多半是闷在房里,琴棋书画,或者针黹女红。难怪每逢后妃们见面,总有听不完的八卦,敢情大家都拿这当精神食粮了呗!

她既不敢出格,又不想太闷,只能重新拾起她那半生不熟的画技。思维导图都画了,再画点别的也不是不行。

抱琴见她主子又起了画画的心思,忙不迭帮着收拾书案铺纸磨墨。

若说抱琴在贾府的时候偶尔还要劝一劝发脾气使小性子的元春,如今在宫里耗着,两个人都磨的没了脾气。王喜凤自己是淡定了,可抱琴这个位置,如何淡定的起来?她入宫是因为打小服侍姑娘,姑娘既入宫,她必然要跟着伺候。临行前太太交代的再多,到了宫里也只能照着宫里的规矩来。

王喜凤有什么计较,都是打好腹稿,一些筹谋也不可能跟抱琴讲。抱琴再怎么精明强干,本质上仍然是个未见什么风浪的小姑娘,品不出元春入宫的真意很正常。正是这样的不知情,让她陷入了焦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