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王喜凤的花销并不大。宫里每月自有用度配给,需要额外花银子的地方不外乎开小灶,给宫人打赏,要不就是花钱搭路子买消息或者封口。其中最后一项最费银子,最容易落下把柄,她也最不愿意涉足,故而预算全都省下了。
若不是她怕突然说不用送银子进来,贾家人会脑补出八百场BE戏码,她才不接这么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想花还没处逛街的玩意儿。大概也只有在当下,她才能体会到“钱够花就行”这句话的含金量。
当然,银子总会有用处的,封妃之后不还往府里赏了银子去打醮嘛!这不就派上用场了?
年底各种奇葩大赏过去,王喜凤在其中不过是打酱油的角色,听人聊聊闲篇,散场后做做阅读理解,日子如流水般丝滑。
嫔妃们也不是真吃饱了闲的天天挑事儿,平日里都是阴阳怪气的高手,耍花腔多过动真火,怎么也不会撕破脸皮干起来。而暗地里搞事总要有所图,且所图不小,否则为一点点小事调兵遣将,很容易露出行迹引火烧身。
这些倒是次要,最怕的还是替人作嫁,谁也不是舍己为人的菩萨。与其说后宫诸人有手段,不如夸演技人均丝丝入扣深入人心。
王喜凤很庆幸自己曾经历了多番人文熏陶,甚至抵住了养老的寂寞,这才在一众影后们争奇斗艳大飚演技的名利场中保持最基本的淡定。
其实当前的后宫还算稳当。毕竟经历了上一代夺嫡之惨烈,是个后来人都懂前车之鉴。当今不是个草包,更是早早布局,连贾家这样的开国勋贵四王八公们最后都被软刀子割肉收拾得服服帖帖,心机手腕可见一斑。这种狼人怎么可能允许后宫脱离他的掌控?
皇后宝座稳如泰山,后妃们各有奇招,百花争春,只要不过分,皇后基本睁只眼闭只眼,说不准皇帝就爱她们那些招呢?内心争风吃醋表面雍容大度是当皇后的必修课,懂的都懂。
因站在食物链顶端的夫妻俩端水技术满级,整个后宫基本没出啥大事,更没有恃宠而骄又上不得台面的笨蛋美人出来秀智商下限。明显这后宫里进谁是经过层层筛选的,亦或者没脑子的都倒在了作死的路上。
王喜凤有这么一个相对稳定的生存环境,已经在感恩。毕竟人生处处有意外,变量太多容易打乱节奏,也会干扰判断。她很懂得及时行乐,这辈子大概率是不用养老了,不如趁年华正好多享受当下。她倒是想再学学别的,可宫里一言一行都落在旁人眼里,搞些有的没的跟作死没两样,不如消停点。
王喜凤保持着很好的作息规律,行止有度。只是不爱人近身伺候的毛病仍在,除了留抱琴,余者要么到院子里做事,要么到房门口听吩咐。总之,身边人太多晃眼,她不爱看。
这就导致各房安插进来的眼线基本摸不到她身边。当然,她出门的时候带着抱琴,旁人自然能在这个空档大显身手。只是王喜凤本就多一次警惕,哪怕是复盘用过的稿纸,她都会同练过字的废纸一同烧掉。
谁还没个爱好啊,练字嘛,满意的留下来,不满意的自然就烧掉了。谁也不会让自己的字迹轻易流出,以免为人所乘。
如今,她的脑子里塞满了思维导图版的后宫嫔妃谱系关系图,再配上各种抓马事件,脑子没打结真该感谢她多年的应试教育经验。只能说庆幸大BOSS并不是广纳后宫的酒色之徒,省了多少功课!
看多了嫔妃斗嘴,她都快成微表情研究大师。虽说大部分时候影后们的表情管理都很不错,可但凡是个人,就有破防瞬间。她也见识了好几回破防名场面,从而解读出许多人通过面部肌肉表达的内心世界。
这样的场面见多了,也能看出各人的逆鳞所在。又或者脑洞开的大一些,这些破防里未必没有顺水推舟的。作为一名懂事的吃瓜群众,她从不轻易下结论,保不齐就有反转呢?
尤其是在后宫这个大染缸,将计就计的挖坑王者不要太多,配上精湛的演技,反转轻而易举。王喜凤已经不止一次在大脑里对原瓜版本进行修正。习惯了习惯了。
由于大BOSS的后宫相对平静(不动声色),可能每个人都有好几副面孔,明面上根本对标不到嬛嬛那边的腥风血雨,王喜凤也就抄不了功课。她只能自己总结经验教训,根据危险等级将高位的嫔妃们分类。
虽说许多时候高位和低位之间打交道的机会极少,可万一人家哪天心情不好抓你痛脚撒撒气,小虾米也只能受着。庆幸元春是个福气长相,不是以貌美著称,否则即便她再低调,也会遭人嫉妒。
以她乏善可陈的斗争经验,如鱼得水是不可能的,能苟住少吃点亏就不错了。为此,她化身阴谋论者,将辩证法发挥到极致,每一种可能性都要牵出来遛遛。脑洞开到这种程度,也算是给自己的人生增加了多样性。
抱琴作为元春的第一心腹,两个人的默契度是打小养成的。可入宫之后,她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姑娘步步为营,她们当下人的也如履薄冰,生怕一个差错就给主子招祸。这么长时间适应下来,总算摸到了在后宫生存的门槛。
有的人进宫是盼也盼不到的福气,她们姑娘进宫却是受苦。这日子哪里比得上在府里尊贵自在?姑娘说:既来之则安之,她不知如今这样算不算安定。
今上勤于政务,很少流连后宫,便是来了,也是僧多粥少。就算人脑子打成猪脑子,皇帝的宠爱不够分就是不够分。现状如此,有的人逐渐躺平,有的人还在争取,王喜凤很顺利混在躺平那一拨。
人以群分,咸鱼们也要给自己找乐子,不然这么多的日日夜夜,时间如何打发?若说有上进心的人会拉帮结派合纵连横,那躺平党就轻松的多,闲来无事串串门小聚一下说说八卦,毫无心理负担。
王喜凤能接触的也就是这群咸鱼。咸鱼里自然也会有装货,保不齐就有谁暗暗投靠了某个派系,伺机而动。这些都不是她在意的点,反正她是个“淡泊”的性子,跟个渣男似的从来不主动,还非必要不出门,人设渐渐就立稳了。
倒是有高位的娘娘曾旁敲侧击想拉她入伙,这样的联盟有害无益,不管人家想干什么,最后她都会是砧板上那个,她何必想不开去找死?
敬酒不吃吃罚酒那种梗不是没有,只是需要用对地方。元春再不济,背后还是有人的。但凡有点脑子,也不会为了这么点小事就来给她灌“罚酒”。一个不慎就是给对家送补给,真不至于。
其实元春在宫中也不是毫无人脉。即便贾府掖着藏着的许多东西都没透露给她,至少明面上甄家有个太妃,这也算上头有人。只是人在后宫,考虑问题便不只是个人或者家族,更有局势。自己想不想做、家族让不让做,和局势允不允许做完全是两码事。
在外头两家来往再正常不过,可到了宫里,她们之间便隔着许多政治上的考量。一朝天子一朝臣,凭你怎么受宠,如今既然是太妃,便无法插手后宫之事,否则就是僭越。
同一个家家族的姐妹入宫都可能会明争暗斗,何况这种“世交”。甄太妃入宫多年,怎么可能为了别人家的小辈消耗自己?有这个能力她何不提携自家的后辈?
再一层,皇帝摆明是忌惮这些老臣,你们还非要凑一块儿抱团,这是想给大BOSS添堵呢还是添堵呢?王喜凤的政治嗅觉平平,却知道什么叫大势所趋。
贾家未必没有侥幸心理,万一皇帝看上她呢?只是王喜凤在宫中毫无建树,贾家自然不会将有限的资源交给她。这也是她所期望的,什么都不知道虽然不见的就安全了,可知道些什么更容易露马脚。跟谁比城府她都是个渣,还是别挑战极限了。宫中是大BOSS的天下,谁知道他是不是张着网等人往里撞呢?
王喜凤自打入了宫,看谁都有问题,她不敢小看任何人。
王喜凤冷眼看世界,自然也不缺人冷眼观察她。皇帝的人,皇后的人,想拉拢她或者利用她的姐姐妹妹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渠道,拿到的信息比王喜凤这个当事人对自己的了解都更加详细。
哪怕同样的信息,给到不同人也可能得到不同的结论;更何况他们了解到的信息总是会有些出入,得出的结论更是大相径庭。有人忌惮多一些,有人轻视多一些,有人只是观望,或者伺机而动。
无论哪种,在全员演技在线的情况下,都不是王喜凤能揣测到的。她能获取信息的途径太少,知道的也就那么一鳞半爪,想窥清全貌谈何容易。一颗棋子罢了,想纵观全局简直就是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