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文文小说网 > 腹黑徒弟与他的迷糊师尊 > 第21章 两难之间

第21章 两难之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令臻养伤的这些时日,徒弟很是悉心照料,她在屋子里呆闷了出来,不用开口,徒弟就把躺椅移到桃花树下,让她躺着晒太阳。她渴了要喝水,徒弟就倒好端出来,亲自喂到她嘴边。

她觉得自己的日子真是过得舒畅极了,除了左边胳膊还是不怎么能动,她心中略微有些烦闷,好在有徒弟逗她开心。

这样过了一个月,令臻觉得自己的伤口长得差不多了,只是左边胳膊不经常活动,有些动作还不太熟练。

她和徒弟说,再过些日子就能去拜访静檀真人和清远真人了,让他提前做好准备。

阿珩觉得没什么可准备的,他想起另一件事,都过去三年了,师傅还未给他起名字,他用的还是尘世中的名字。

他问令臻:“师傅,你为何不给我另外起一个名字?师姑师伯师叔,还有师傅,都是师祖重新起的名字。”

令臻有些好奇地问徒弟,“为什么要另外起名字,你不喜欢你现在的名字吗?”

阿珩摇摇头,“我很喜欢,这是娘亲和爹爹起的。可是我看大家都会给徒弟重新起名字,师傅不这样,会破坏规矩吗?”

令臻笑道,“原来阿珩是担心这个。阿珩喜欢自己的名字,那便用这个名字,你是我的徒弟,自然我说了算,旁人说了都不算。”

阿珩想,师傅是个不拘泥于规矩的人。

观和真人此刻在太华山上坐立不安。

自从收到无量真人的来信,说找到了那孩子,他心中就恐慌起来。

师傅清远真人还不住地催促他去接那孩子回来,他只能告诉师傅,那孩子现在已经拜到了涿光山的门下,被教养的很好,师傅才停住催促。

只是他看到师傅这期盼的样子,心中又隐隐不安,若是那孩子回来,当着众人的面说出了真相,师傅会怎么做?把他赶出师门吗?

一时又想,他完全可以告诉大家,是那孩子撒谎,师傅也许会信的,毕竟他勤勤恳恳侍奉师傅多年,师傅对他还是很信任的。

他在这种煎熬的情绪里度过了一个多月,那孩子却迟迟不来。

半个月后,天池山上。

令臻和徒弟拜访完静檀真人出来,令臻看着徒弟平静的面色,好奇道:“阿珩刚才为何一点都不激动?”

阿珩一边扶着令臻走台阶,一边说道:“以前娘亲和爹爹在时,每年都会带着我去拜会静檀真人和清远真人。静檀真人每次见了我们,都没有好脸色,娘亲也难过。只有小师姑会偷偷安慰娘亲。”

令臻安慰徒弟,“静檀真人悉心教养了你母亲,你母亲离开天池山,离开她身边,她定然是生气且伤心。”

阿珩沉默了片刻,说道:“刚刚静檀真人看到我,话没说几句,就哭了好一会儿,我从未见她哭过,她以前都是冷着脸的。师姑们说,她是想起母亲,所以才如此,于是我便出来了,怕继续惹她伤心。”

令臻叹口气,继续听徒弟说话,他还从未一次性说出这样多的话来。

阿珩接着道:“父亲的师傅清远真人,前些年也生父亲的气。可是后来父亲死了,清远真人把我接回去照料,又对我极好。”

他看着脚下的台阶,“我不明白,人在活着的时候,不对身边人好,等人死了,又去后悔,那不是晚了吗?”

令臻点点头,“阿珩说的对。”

阿珩突然说道:“师傅,您以后也会离开我吗?”

令臻笑道:“你是想说,师傅会死吗?阿珩,我自然也会死,我若是死了,阿珩也不要难过。”

阿珩看着令臻的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师傅又开始说胡话了。大师伯不在了,二师姑最难过,爹娘不在了,我和两位师祖都难过,若是师傅……阿珩定然也一样难过。”

令臻揉揉徒弟的头,“好了,我们不说这个了。这样好的天气,走,我们去山下吃东西,吃完去太华山看望清远真人。”

阿珩看着令臻,知道她是在转移话题。他叹了口气,任凭师傅拉着他,往山下的方向走。

师徒两人在天池山下的一处小镇逛,街两旁有好多人卖圆圆的淡黄色的果实,上面写着鸡头米,想来是此地特产。

令臻看到市集上有个摊位写着桂花糖藕,她一时有些好奇,走过去看,只见褐色藕节里面塞满了糯米粒,上面挂满了糖汁,还撒了一些嫩黄色的干桂花。

她从未吃过,所以就买了一份,摊主把藕节切成片状放在荷叶上递过来,又给了两根细细的竹子做的棍子。

这竹棍有些粗糙,略微扎手,她捏着竹棍,扎起一块咬了一口,藕的口感绵软,糯米粒又有些弹牙,口感不错,她吃了两块后,觉得有些甜,所以就给了阿珩吃。

阿珩看着师傅,他知道师傅喜欢微甜的食物,他从小在南方长大,知道这桂花糖藕有些甜腻,不符合师傅的口味,但师傅要买,他也不能阻拦,不过师傅果然吃了两口就不吃了……

他看着钱袋,一时有些头痛,等从太华山回来,他就要去捉妖赚钱。

令臻四处逛着,又买了包用荷叶包着的糯米团,此时是初夏,天池山附近的荷叶都开了。

摊主看他们的衣着气质是修炼之人,笑眯眯地问道:“两位可是从天池山上下来的?我听闻山上有座莲花峰,山腰处还有天池,听说泡了之后就能延年益寿,不知是不是真的?”

令臻看着一脸好奇地摊主:“泡池子并不能长寿,那些传说都是假的。”

摊主一脸的不信,他觉得天池山上的仙姑们都可厉害了,有时还能看到她们御剑飞行,不是仙女是什么?

等离这个摊位远了,阿珩问师傅:“师傅为何要和他解释?您解释了,他也不会信的。”

令臻笑着说:“他们只是好奇。在他们眼里,我们能够飞来飞去,能够为众人捉妖,十分的厉害,但其实,我们除了有修行的天赋外,寿命和他们并无不同。”

说完,她咬了一口手中糯米团,里面包裹着咸肉,还有一些野山菇,滋味鲜美,她满足地弯起了眼睛。

令臻边吃边和徒弟说,“这是我吃过最美味的东西。”

阿珩说道:“师傅,您上次吃到生煎包也是这么说的。”

令臻把糯米咽下去,说道:“都好吃,它们风味不同,无法比较。”

阿珩不知道说什么了,师傅总有自己的道理。

令臻想起一会去太华山,肯定会见到那个观和真人,是以她问徒弟:“一会我们看见清远真人,要和他说出真相吗?还是私下里找到观和,武力解决?”

她暗暗想,这事还需要好好谋划一番,武力不行,智取也可以。

阿珩摇摇头,“其实徒儿心中也很纠结。”

令臻说道:“你怕清远真人不相信你所说?还是怕,清远真人不会重罚那人……你会对他失望?”

阿珩默了片刻,“都有。”

令臻摸摸徒弟的头:“不管阿珩要怎么做,师傅都站在你这边。”

去太华山的路上,阿珩一直都很沉默,令臻看徒弟的样子,也不知要说些什么劝慰,只好闭口不言。

太华山离天池山不过百里,只用了小半个时辰就到了。

两人已经提前写信告知今日会来,是以一路上并无人拦阻,阿珩凭着记忆到了自己幼时曾待过两年的院落。

这里仿佛一切如旧,只是他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孩子了。

令臻看着院落四周的竹林,连绵起伏,甚是清幽,是个静心修炼的好地方。

只是有的人心并不静,那就是观和真人。

两人相携走到院落门口,并没有看到有人出来迎接,而屋子里面传来老人的咳嗽声,两人便直奔中间的正屋而去,还未进屋门,远远就看到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正坐在堂屋正中的椅子上,旁边两个徒弟正在侍奉他喝水。

令臻一时惊了,清远真人的身体,看起来并不好的样子。她再转头看徒弟,徒弟的泪水已在眼眶里打转,她拍拍阿珩的肩膀,说:“阿珩,你们说话,我在门外等你。”

阿珩点头,抬腿迈进门槛,走了两步,就看到面前的老者抬头看向他,他的泪水再也止不住,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喊了声“师祖。”

老者看着眼前的孩子,似乎有些不敢认的样子,问他:“你是珩儿吗?”

阿珩点头,就看到清远真人想要站起身,他连忙站起来,快步往前走了几步,扶着清远真人起身。

清远真人站在那里,看着这个自己曾亲手抚养了两年的孩子,长高了,模样也长开了,他用手比划了下,“三年前,你还只到师祖这里,如今,已长这么高了……这些年你过得可好?旁人可有欺负你?”

阿珩已泣不成声。

待他收敛好情绪,才说道:“珩儿如今在涿光山上,过得很好。只是师祖的身体,为何成了这般?”

清远真人又咳嗽起来,旁边的二徒弟说道:“师傅这些年,先是因为大师兄离世之事终日郁郁,再是因为,三年前师侄你走丢,师傅忧思成疾……如今你回来了,师傅的病想来就好了。”

阿珩听了这番话,心里十分愧疚,因为他,师祖的心病才会这样严重。一时又想,若是此时告诉师祖真相,师祖的身体定然承受不住再次的打击了。

这样想着,他心中就下了某种决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