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文文小说网 > 不完美的旋律 > 第15章 朋友:骄傲的引荐与融化的冰山

第15章 朋友:骄傲的引荐与融化的冰山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隐秘的甜蜜像窖藏的美酒,在无人知晓的角落悄然发酵。

但慕云励那颗张扬又炽热的心,终究是按捺不住想要炫耀的冲动——炫耀他“拥有”了艾宏笛这样一位朋友。他开始有计划地、带着一种近乎孩子气的骄傲,将艾宏笛引入自己的核心社交圈。

第一次,是在洛杉矶一家会员制的高级日料店包厢。

慕云励攒了个小局,邀请的都是他圈内最信任的几位老友:金牌制作人凯文,性格豪爽的摇滚乐队主唱阿飞,还有他的御用编舞师兼死党迈克。

当慕云励带着艾宏笛推门而入时,包厢里原本热闹的谈笑声瞬间安静下来。

三双眼睛齐刷刷地聚焦在艾宏笛身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惊艳和探究。

艾宏笛依旧是那副清冷模样,简单的黑色高领毛衣衬得他身姿挺拔,气质卓然,与包厢里略显随意的氛围形成微妙反差。

“各位,隆重介绍一下,”慕云励的声音里是藏不住的得意,他手臂自然地搭在艾宏笛肩上(后者身体几不可察地僵了一下,但没躲开),“我最好的朋友,艾宏笛!古典乐界的‘冰弦神童’,帕格尼尼金奖得主!怎么样,帅吧?比你们墙上贴的那些摇滚海报有气质多了吧?”

“哇靠!慕云励你行啊!”阿飞第一个跳起来,大大咧咧地伸出手,“艾老师!久仰大名!你那首《云雀》我练吉他扒过,简直不是人拉的!牛逼!” 他的热情直白得有些粗鲁,但眼神里的崇拜是实打实的。

金牌制作人凯文则稳重得多,他起身,带着业内人的专业尊重与艾宏笛握手:“艾先生,幸会。您的演奏会我听过几场,对您处理现代作品的空间感和音色控制印象深刻。有机会希望能合作。” 他的眼神锐利,带着审视,但更多的是对顶尖艺术家的敬意。

迈克则眨眨眼,看看艾宏笛,又看看慕云励搭在人家肩上的手,笑得一脸促狭:“哟,‘最好的朋友’?云励,你什么时候品味这么高雅了?艾老师,快跟我们说说,你是怎么‘降服’这个混世魔王的?他是不是特难搞?”

“喂!迈克!”慕云励佯怒,作势要打他。

艾宏笛被这突如其来的热情和调侃弄得有些局促,但他很快调整好,脸上依旧是那副淡淡的、带着距离感的表情,只是微微颔首:“大家好。叫我宏笛就好。云励他……在音乐上很有想法。” 他避开了“降服”和“难搞”的调侃,回答得滴水不漏,却也间接肯定了慕云励。

一顿饭下来,气氛逐渐融洽。艾宏笛话不多,但当话题不可避免地转向音乐,尤其是涉及到古典与现代的融合、不同流派的技术难点时,他偶尔的几句点评总是精准、犀利,带着深厚的学养和独到的见解,让凯文和阿飞这样浸□□行乐多年的老炮都频频点头,受益匪浅。他那种外冷内热、专业上锋芒毕露但私下略显笨拙的反差感,反而迅速赢得了这群直率朋友的好感。

“艾老师,你这见解绝了!来来来,敬你一杯!”阿飞端着清酒就要敬艾宏笛。

艾宏笛微微蹙眉,还没开口,慕云励已经眼疾手快地拦下:“哎哎哎,他酒精过敏!以茶代酒!以茶代酒!” 那护短的劲儿,溢于言表。

艾宏笛瞥了他一眼,没反驳,端起茶杯浅浅抿了一口。慕云励则笑得像个偷腥成功的猫。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引荐”,慕云励更加乐此不疲。他的私人派对、庆功宴、甚至是一些圈内的小型音乐沙龙,艾宏笛的身影开始规律地出现。慕云励介绍他的开场白永远是:“这是我最好的朋友,艾宏笛!” 语气里的骄傲一次比一次明显,仿佛介绍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件稀世珍宝。

艾宏笛起初对这种频繁的社交活动有些抗拒,觉得浪费时间。但慕云励总有办法说服他,或者用新发现的、艾宏笛会感兴趣的唱片诱惑,或者直接耍赖:“你就当去听现场背景音乐,顺便帮我镇场子!有你在,那些想灌我酒的家伙都不敢造次!” 慢慢地,艾宏笛似乎也习惯了。他依旧话不多,像个安静的观察者,但那份独特的清冷气质和偶尔流露出的、对慕云励朋友们的耐心(比如解答阿飞关于古典吉他技巧的幼稚问题,或者给迈克编舞的音乐选择提供专业建议),让他迅速融入了这个圈子。

甚至,慕云励开始“嫉妒”地发现,自己的朋友们似乎……更喜欢艾宏笛?!

“宏笛,下周我新歌首唱,你一定要来听听,给点意见!慕云励那家伙只会说‘炸裂’、‘牛逼’!” 阿飞在电话里直接略过了慕云励。

凯文拿到艾宏笛推荐的、一位冷门当代作曲家的实验性专辑后,如获至宝,连着几天在工作室研究,对慕云励抱怨道:“云励,你看看人家宏笛的品味!你推荐那些口水歌我都听腻了!”

就连迈克编排新舞时,也总爱问:“宏笛你觉得这段配勃拉姆斯怎么样?还是门德尔松更搭?” 完全无视旁边慕云励“我写的歌!配我的歌!”的抗议。

“喂!你们搞清楚!我才是你们的朋友!艾宏笛是后来者!”慕云励在一次聚会后,揽着艾宏笛的肩膀,半真半假地“控诉”。

艾宏笛被他揽着,身体依旧有些不自在,但嘴角却微微上扬,难得地回了一句:“说明你的朋友们,眼光不错。”

慕云励被噎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搂得更紧了。

更让慕云励惊讶的,是艾宏笛所拥有的、远超他想象的人脉。一次,慕云励在纽约参加一个顶级的慈善晚宴,觥筹交错间都是政商名流和各界精英。他正与一位好莱坞制片人寒暄,试图为进军国际市场铺路,却感觉对方态度有些疏离。

就在这时,一个清冷的声音在身侧响起:“约翰逊先生,好久不见。”

慕云励回头,只见艾宏笛不知何时走了过来,正与那位制片人熟稔地握手。那位刚才还带着疏离微笑的制片人,脸上瞬间堆满了真诚的热情:“艾!真没想到能在这里遇见你!上次柏林爱乐的音乐会太棒了!这位是……?”

“我朋友,慕云励,一位非常出色的音乐人和演员。”艾宏笛自然地介绍道,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分量。

“Oh!慕先生!幸会幸会!”制片人的态度立刻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热情地与慕云励攀谈起来,并主动交换了私人联系方式。

类似的事情不止一次发生。在维也纳,艾宏笛将他引荐给一位德高望重的歌剧院总监;在伦敦,引荐给拥有古老爵位的艺术基金会主席……这些都是在各自领域举足轻重、通常极难接触到的顶尖人物。艾宏笛介绍慕云励时,永远只有简单的一句:“这是我朋友,慕云励。” 但那份由他带来的信任和尊重,却为慕云励打开了无数扇曾经紧闭的门。

慕云励这才真切地意识到,艾宏笛那“冰弦神童”的光环背后,是十几年在国际古典乐坛顶尖圈层里积累的深厚人脉和无可置疑的地位。他不仅仅是拉琴拉得好,他本身就是一个象征,一个通行证。

“你到底认识多少‘大人物’?”一次,在慕云励位于比弗利山庄的豪宅露台上,两人喝着咖啡,慕云励忍不住好奇地问。

艾宏笛看着远处山下的璀璨灯火,语气平淡:“不多。只是恰好,音乐是这个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之一。拉好琴,自然会认识一些同样尊重音乐的人。”他顿了顿,看向慕云励,“就像你,唱好歌,演好戏,也会认识很多人。朋友的价值,不在于他认识谁,而在于他是谁。”

慕云励看着他月光下清俊的侧脸,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暖流。艾宏笛在用自己的方式,将他带入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也在无声地告诉他:在我眼里,你本身的价值,就值得被所有人看见。

晚风吹拂,带来远处花园里玫瑰的香气。慕云励的社交圈里,艾宏笛已不再是那个格格不入的“冰山客人”。他是凯文和阿飞口中值得尊敬的“宏笛”,是迈克编舞时的“专业顾问”,是慕云励所有朋友都认可并喜爱的、“慕云励最好的朋友”。

而慕云励的生活,也因为艾宏笛的融入,悄然发生着变化。一成不变的派对狂欢少了,多了许多安静的、有深度的交流;音乐创作上,古典的养分潜移默化地滋养着他的灵感;甚至在待人接物上,艾宏笛那种不卑不亢的沉静气质,也让他浮躁的心沉淀了不少。

他依旧会搂着艾宏笛的肩膀,骄傲地向每一个新朋友介绍:“嘿,认识一下,这是我最好的朋友,艾宏笛!” 只是这一次,艾宏笛不再僵硬,他会微微颔首,甚至偶尔,在慕云励看不到的角度,唇角会勾起一个极淡的、带着暖意的弧度。

“朋友”这个称谓,像一座温暖的桥梁,连接着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也悄然滋养着桥下那隐秘而汹涌的情感河流。他们心照不宣地享受着这份被朋友见证的亲密,仿佛这已经是世界上最理所当然的事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