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文文小说网 > 南风锦色凉如玉 > 第19章 楚珺的威胁

第19章 楚珺的威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陆凌凰的脚步未曾停顿,目光只是轻轻一掠,随即移开,不欲在此刻与他有所交集。然而,她越是不回应,楚珺的笑意便越深,如水波微漾,不动声色地溢出些许意味难明的情绪。

待她踏下台阶时,楚珺终于缓步上前,目光悠然,语调如常,仿佛方才那场朝会,从未影响他的半分从容。

“姐姐,许久不见。”

凌凰顿住脚步,微微偏首,面色如常,声音平静而克制:

“下官受不起殿下一句“姐姐”,还请称呼官职吧。”

楚珺闻言,声音微低,她的抗拒并不让他反感:

“本王以为,宫门之外,你我之间,不必如此生疏。”

她不动声色地垂下眼睫,语气平稳疏离:“殿下若是有事相询,可循正途,翰林院随时恭候殿下的公文。”

言外之意,便是她不愿在这等场合与他纠缠。

然而楚珺却似全然不在意,反倒轻叹一声,语气带着一丝漫不经心的遗憾:

“姐姐竟如此冷漠,当真让人心寒。”

他说得轻,尾音低缓,似是随意一叹,然而那一声“姐姐”仍是叫得分外自然。

陆凌凰不欲再与他纠缠,想与他擦身而过,可谁知此人刻意地往前一步,似是无意地挡住了她的去路:“秋狝一案,疑点重重,本王上次给姐姐提供的路,姐姐可愿意走?”

陆凌凰眯起了眼,心底掠过一丝寒意。

好一个楚珺,竟敢在宣政殿之外,在陛下方才金口玉言决定三司推事之后,便迫不及待地向她施压,想让她想办法给端王定罪,盖棺定论。

但陆凌凰向来不是任人摆布之人,她没有后退,也没有回避,只是微微偏首,静静地看着眼前这个人。楚珺仍旧是那副温雅的模样,笑意晏晏,目光柔和,仿佛方才那番话不过是寻常寒暄。可他站在她面前,语气低缓,却带着一丝隐隐的威逼之意,让她寸步难行。

若是她今日退了一步,顺着他的意思,让端王担下此案,她便是踏上了锦湘王一系的棋局之中,成为他手中的棋子。而楚珺此人,看似风度翩翩,实则深不可测,手段狠厉。做他的棋,不是高明之举。

“殿下好大的胆子。”

她抬眸,目光清冷如刃,直直地看向楚珺。

“此案方才圣裁,殿下竟敢在宣政殿外,以此等言辞试探下官,若是旁人听见,岂不以为殿下对陛下之决策有所不满?”

语毕,她并未等他回应,反而上前一步,与他擦肩而过,声音微低,落在风中,却清晰得能让楚珺听得一字不落:“我所撰所拟,皆是秉公行事,我陆凌凰不做权贵的鹰犬。”

楚珺闻言,眼底的暗色稍稍加深,微不可察地眯了眯眼。

两人对峙不过短短数息,楚珺忽然笑了,他后退一步,微微拱手,语气温润如常:“姐姐既是如此公正无私,那便看看你是否能从这三司推事中全身而退了?”

陆凌凰敛下眼眸,对他的威胁置若罔闻,神色未变,抬步而去。

*

而这一幕,恰好落入了墨行渝的眼中。

他立在不远处,眸光微转,落在那道青色身影之上。陆凌凰步履不疾不徐,神色未变,仿佛方才的一场交锋不过是微风拂面,未曾留下一丝波澜。她的姿态仍旧一贯的沉稳克制,不显锋芒,却偏偏让人移不开眼。

锦湘王以为陆凌凰是可以拉拢的一枚棋子,可他错估了她的立场。陆凌凰不是会屈居人下的人,更不会任由旁人左右她的选择。

可惜,楚珺若是这么容易就能罢手,便不是他认识的锦湘王了。

墨行渝收回视线,目光一沉,仿佛在思索着什么,半晌后,他嘴角的弧度微微一敛,神色恢复了一贯的淡漠从容。

*

陆凌凰回了翰林院才觉察到一身冷汗微微沁出衣背,楚珺算是缠上她了。

他在她这处行不通,保不准下一步要做什么。小人难防,尤其是锦湘王这样的。明面上温文尔雅,实则心思深沉,一步步试探,步步紧逼。

她心绪沉浮间,忽然听见一道轻快的声音自前方传来——

“陆编修,早朝如何?可曾见到陛下震怒,群臣失色?”

陆凌凰微微一顿,抬眸便见周书柏远远迎上来,手里还晃着一柄折扇,眼中带着一抹看热闹的意味。

她瞥了他一眼,心情烦躁得很,懒得搭理他,径直走回自己的案前,随手翻开桌上的文书,压下心中的杂绪。

周书柏见她这副冷淡模样,倒也不恼,轻轻挑了挑眉,低声感叹了一句:“啧,竟是连话都不愿说一句,看来今日早朝,怕是不妙。”

陆凌凰置若罔闻,专心看文书。

然而,沈如初却难得地抬眸看了她一眼。

他一向沉稳寡言,不喜言笑,此刻那双清冷的眸子扫过陆凌凰,目光微敛,似有所思,却最终未曾多言,只是淡淡收回视线,继续手头的笔墨。

陆凌凰的心思始终落不到手中的文书上,眼前的字句在她纷乱的心思里模糊成影。直到天色擦黑,书阁内早已寂静无声,只剩她和沈如初二人。

三司推事,只有三日。

三日虽短,但对于一个心思深沉的人而言,足够将这池水搅得愈发浑浊。更何况,她方才已然拒绝了楚珺的拉拢,也听出了他最后的威胁。以他的手段,他绝不会就此罢休,甚至……会将她推向更危险的境地,令她成为这场风波中的替罪羊。

她垂眸沉思,片刻后,眼底掠过一丝冷意,微微偏头,看向了沈如初。

这位翰林院修撰,虽不多言,但从方才的目光来看,他未必不察觉到什么。而她若是要在三日之内立于不败之地,身边多一个稳妥的帮手,便多一分胜算。

她思索片刻,终是开口:“沈修撰。”

沈如初微微抬眸,眼神一如既往的平淡,似是在等待她的下文。

陆凌凰看着他,似无意间提起:“今日早朝,陛下准了三司推事,彻查秋狝之案,其中牵连甚广,不知沈修撰如何看?”

沈如初眉头微蹙,顿了顿,才缓缓道:“我不懂查案。”

陆凌凰叹了口气,听得出来他不愿意牵扯其中,她便换了个问法:“那沈修撰觉得,若我牵连其中,该如何脱困?”

沈如初微微侧首,垂眸端详着指间的笔,静默片刻,才道:“当日东珠坠地,陛下未曾受伤,事后也不曾发难,还准许你入翰林院任职。凭这一点,你手上已有陛下给的“免死金牌”。”

可话锋一转,他的目光落在她身上,意味深长地补充道:“但有人要借此发难,陆编修便成了‘罪人’。”

她当日是救驾,而非冒犯天威,可舆论之事,何时又关乎事实?朝堂之上,谁能操控言论,谁便能将“救驾”变成“射杀御物”,将“忠诚”变成“大逆不道”。

毕竟,她当日一箭的确射向了御驾的方向,只不过目标是那枚东珠。她不敢深想楚珺的手段,他若想扭曲真相,引导舆论,让人质疑她当日是否另有所图,未尝不能做到。

若她无法自保,便会沦为别人用来掩盖真相的弃子。

她深吸一口气,眼底闪过一丝冷色。

“沈修撰。”她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又问道:“若是我被传讯,你觉得我该如何应对?”

沈如初敛眉,沉思片刻,方才淡然道:“要么,彻底洗脱嫌疑,从这局中抽身;要么,推别人入局,令自己不再是唯一的目标。”

陆凌凰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轻轻摩挲着笔杆,眼底思绪翻涌。

她沉吟片刻,道:“既然如此……我便需要把三司的注意,引向秋狝之事真正得利的人身上。”

沈如初微微眯眼,缓缓道:“你想做什么?”

陆凌凰神色淡然,“供词之事,公堂之上,最是敏感。只要他们的言辞不一,三司推事便不可能轻易结案。”

“而我……”她微微眯起眼,“只需要让躲在暗处的人露出一点端倪。”

沈如初盯着她看了片刻,终于轻轻颔首,未再多言。

陆凌凰想明白这些,动作利索地开始收拾案牍,一切收拾妥当,起身对沈如初一辑:“下官谢沈修撰指点迷津。”

沈如初微微颔首,未置可否。

陆凌凰目光微敛,袖袍一收,步履从容地退了出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