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雁识才进殿门,便有不少人往他这儿看,一边还不忘窃窃私语说闲话。
他耳力不错,堪堪能听清大半。
“这萧世子也不知什么路数,旁人对那三公子避之不及,他自己反倒贴上去……”
“就是,都传平北侯府家教甚严,却不知这萧世子如何做得出来这等事情!”
“原以为他是纵横沙场的少年将军,未曾想到其实他与都城里那些纨绔子弟没什么分别……杀敌报国是一说,可也其风不正,难成大器!”
“住嘴!”薛韶一声厉斥,吓得诸人俱是俯首不敢言语。也不知薛韶何时进来的,听到了多少,一想到他与萧雁识的关系,方才嚼舌根的那些大臣都有些惊惶。
反观萧雁识,他站在柱子旁,神色散漫,好似诸人口中的萧世子并非是他。
“阿识。”薛韶方才声音极冷,这会儿对着萧雁识却是小心翼翼,“那日……”
“殿下,该上朝了。”萧雁识神色正常,好像什么都未发生过。
那日他抢了薛犹要喝的醒酒汤,虽是自作自受,但下药的人是薛韶。
萧雁识很难不迁怒。
薛韶看他不欲多说,四下也非适合说那些的时机,遂张了张嘴,终是没有再说。
“陛下来了。”
有人悄声道。
萧雁识往后退了两步,薛韶却不能跟着他一起,心不甘情不愿地走到前头。
“陛下万岁!”呼拉拉跪倒一大片。
四个太监列在周旁,皇帝坐上龙椅,他今日未戴冠冕,神色倦怠,“诸位爱卿可有本奏?”
声音虚浮无力,萧雁识抬眸看了眼,这才几日未见,皇帝便这般没精神了。他心中才闪过一点心思,衣袖便被人拽了下。
他扭头去看。
是梁言。
萧雁识蹙眉,嘴唇动了动:你有事?
梁言笑:无事。但,萧世子真巧啊!
他一个七品官,不在后头缩着,反倒大剌剌与一众四五品的凑着。
萧雁识往旁边瞥了眼:梁大人,你似乎站错地方了。
梁言笑眯眯:无妨,他们不在意。
萧雁识挑眉,梁言一路走到这儿,的确无人开口,就连上头的皇帝也仿若未见。
萧雁识:梁大人,厉害!
然后转身,连个表情也欠奉。
梁言看着只留给他一个后背的人,扯唇笑了下。
有趣!
“陛下,今秋曲泾川堤溃,户部拨三万两白银、三千石米、一千九百匹布帛用以赈灾。月前,却有百姓负罪书状告曲泾川知府柳之儒贪墨赈灾银两,以新米充陈米,克扣甚重,致使无辜百姓饿死……此外,迫害三家七口八人,严刑拷打十数人,所害者皆为穷苦百姓,还请陛下严查!”
吏部侍郎郭攸跪在地上,他今岁五十又六,发须皆花白,一双手颤颤巍巍捧着罪书。
太监王豫将罪书呈到皇帝案上。
底下又有几人跟着跪下。
“柳之儒贪墨银两,罔顾人命,其罪罄竹难书,望陛下重惩!”
“曲泾川百姓何其无辜,不重惩难以平民怨!”
皇帝支起一边身子,才翻开一页,底下“扑通”又跪了一人。
“陛下,贪墨赈灾银,滥用刑罚,罔顾人命,这桩桩件件俱非柳之儒所为,此罪书实乃诬告,还请陛下明察!”
“苏大人的意思是,郭大人假呈民意,故意构陷柳之儒?还是说你要问郭大人一个欺君罔上的罪名?”
开口之人咄咄相逼,“苏大人”却不搭话,依旧直直跪在地上,“望陛下明察。”
地上跪了一大片人,萧雁识却只认识一两个。
却在这时,衣袖又被人扯了下。
不用问,还是那梁言。
萧雁识懒得搭理,却不料身后的人往前走了两步,凑近小声道,“这个苏大人名唤苏三试,乃前几日回来述职的前阳泉知县,是个七品小官。”
“你不也七品?”萧雁识侧头瞥了梁言一眼,“而且,这个苏大人也和我没什么关系,我并不在意他叫什么。”
“是呀,我也七品,也是个芝麻小官呐!”梁言毫不在意,眯着眼笑。
萧雁识扭过头,不动声色地往皇帝面上看了眼。
皇帝翻着罪书,好半晌才道,“王豫,柳之儒在曲泾川任几年了?”
王豫垂手回道,“回陛下,已经六年了。”
“六年,”皇帝阖上罪书,“六年也不短了……”
底下的人都摸不准皇帝的意思,郭侍郎本就年纪大了,跪得时间久了便有些不稳了,他眼前恍惚起来,身子不自觉往旁边倒去。
孰料下一刻一人将他稳稳扶住,“郭大人,小心呐。”
萧雁识微微挑眉,这梁言又想干什么?
不需他想,梁言掀衣就跪,“陛下,既然郭大人与苏大人各执一词,那么曲泾川赈灾一事想来还有内情,微臣大胆,自请去查此事,还望陛下允准。”
“梁言你……”
郭攸胡须颤了颤,看着梁言的表情有些难以揣测。
萧雁识抬眸看了眼四周诸人的神色,便见不少人又是惊疑又是意外。
自然而然的,萧雁识也有些好奇。
满朝数十朝臣,对梁言这么一个七品小官态度实在耐人寻味。
“既然爱卿毛遂自荐,那朕便允了。”皇帝手指蜷起,在案上叩了叩,像是斟酌了番。
“谢陛下!”梁言俯首又跪。
“不过,即为钦差,那爱卿这一身绿袍就该换换了……”皇帝好似随口一说,看向王豫,“那便红袍罢。”
身侧一阵倒抽气声。
萧雁识忍不住往梁言的身上看了眼,这人……有点意思!
之后就曲泾川的事情皇帝又派了三个人,萧雁识俱是不认识,不过瞧着品级,哪一个都越不过梁言去。
依着皇帝多疑的性格,总该有个监视的,可这事情安排下来,全然不见梁言之后会受什么掣肘。
萧雁识有些想不通,不过转念又一想,此人和我有什么干系,我管他作甚?
“诸卿可还有本奏?”皇帝本就倦怠,这会儿已然没什么耐心了。
王豫颇有眼见,慢慢抬手,就要喊“退朝”。
梁言不动声色就要往后退。
孰料背后忽然响起一道声音。
“陛下,臣有本奏。”
萧雁识自人群中站出来,俯首,“臣有一事,想请陛下允准。”
因着曲泾川赈灾银一事,堂下诸人都快忘了萧雁识的存在,他这么陡然站出来,围绕着他的那流言再度冒出头来。
连皇帝都颇有些意外,“爱卿想要朕允准什么?”
“臣斗胆,请陛下赐婚。”
皇帝一愣,“赐婚?”
萧雁识抬头,一字一句道,“臣对薛三公子一见钟情,此生非他不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