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文文小说网 > 阿昭 > 第33章 封城坑杀

第33章 封城坑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春寒化暖,一切被大雪所掩盖的污秽裸露在人间。

尚未驱走的寒裹着冬日未尽的凛冽冷风呼啸在镇海关之中,每一户人家的矮窗之外,还有尚未掩埋的将士尸骨之上……

满城民众,瘦弱伶仃,面如枯槁,月余前的伤兵还没彻底得到治疗,便应召于城中各个岗哨之上……

昭华再次看见莲明之时,他满身莲华金光映照破败的茅草药庐,背着药箱匆匆忙忙跟着岑和来往于疫病区之中。

被莲华金光辐照到的人,通身伤病不说能好个七七八八,能够保住一条命,致使伤病不恶化便是极好的了

疫区的百姓士兵大多眼含热泪,仿佛是再看救苦救难的天将神佛般t十分感激地看着岑和、莲明以及来往的大夫……

太岁呆在昭华身边,倚靠着门柱,百无聊赖地询问道:“连那棵树你都要救,这里面的人呢,你要救吗?”

昭华淡淡地看了他一眼,回道:“救得了吗?”

太岁眉眼一弯,勾唇笑意张扬不吝:“都说了是幻境,但你可以试一试,反正你都把自己作弄成现在这副模样了,想来白费力气的事情没少做,不差这一星半点。”他摊了摊手,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模样。

昭华没有搭理他,视线投向药庐之中——

岑和、莲明、着白衣的医者、断肢低哀的士兵、身患疫病的百姓……

她问向太岁:“可以结束了吗?”

太岁一讶,转而低首轻笑:“着什么急啊,还有人没正式登场,这戏离落幕还早着呢。”

昭华顺从颔首,道:“那就去见见太子吧。”

太岁合掌而拍,大笑:“善。”

方向外走出两三步,太岁忽然回首望着药庐之中的小和尚,好声好气询问昭华:“不带着他吗?”

昭华脚步一顿,不曾停留:“他善渡苦厄,机缘造化,我又何必去扰其心弦。”

.

镇海关内,为了防止疫病蔓延至周边城镇,多日前太子便下令封锁镇海关,除却运送物资之人,其余众人皆不可随意出入。

百姓初时惶惶不安,后又因为太子坐镇,略略平息。

直到,今日——

昭华同太岁一般,虚影幻身,无人可窥。

青衣立于檐下,长风飒飒,衣袂随风而动,她站在那里,便如青山望海般,厚重而孤寂。

今日的太子便如那日卫三更诀别的将军一样,孤身坐于堂上,满室晦暗。

他手中所持,是不日前自京中而来的一道圣旨,上面不曾言退敌之勇,不曾道将士之功,只有简短的八个字——

“镇海灾祸,封城而灭。”

太子握着圣旨的手越发用力,青筋裸露,他紧紧咬着牙,一整天了还是难以置信地死死盯着上面的旨意——

只看到,满目疮痍。

他的父皇,这是要他封城坑杀这满城之人。

方才从战火之中厮杀搏命下来的将士们,受尽离苦好不容易活下来的百姓们,父皇他都不要了……

连自己这个太子,父皇也不想要了吧。

纵古观今,没有那个东宫之人,且以储君之身弃一城百姓于不顾。

倘如今日当真离开镇海关,他日自己也必当以死谢罪。

太岁左瞧右观,都没能从昭华面上瞧出些不同的神色,倍感无聊,昏昏欲睡,随而隐匿了身形,青烟一般骤然消失。

徒留昭华孤身而立,便如那夜风雪侵袭,染一身早春透骨寒凉。

.

镇海关之中几乎家家户户都挂起了白幡……

而,预想之中的封城坑杀并未如期而至。

那道旨意,却不知怎得泄露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南温软,京畿豪奢,边塞荒漠养出来的人自然如边塞之鹰,不愿意仰颈任人鱼肉。

城中医药匮乏,以岑和为首的医者大夫频频至书将军府太子案,却总得不到确切的回复,旨意又不慎泄露,一时之间镇海关中百姓激愤,难以抑制——

太子被捆绑于城中祭台之上,百姓欲焚之。

昭华隐于人群之中,看见了消失多日的卫三更。

她现身向他走去,便见卫三更眼也不眨地盯着太子,遂询问道:“公子出现再此,何故?”

卫三更停了许久,好似大梦初醒一般,滞纳地扭头,轻声道:“他总在我面前说当今太子明德知礼,爱民如子,是位不可多得的储君。有他在,便是天下百姓之福祉。”

“我想,我总该来看一看。”

毕竟,他实在是想不明白这样的王朝到底有什么值得王慈安效忠的。思来想去,也就这一位被王慈安时时夸赞的太子值得他来瞧一瞧。

昭华道:“那公子可有所想?”

卫三更忽然嗤笑一声:“……一个不能破局的蠢货罢了。”

连镇海关一城都不能游刃有余地处理,更遑论这满地疮痍的江山。

王慈安的愿想终究是自欺欺人,这样的储君优柔寡断,怎能斩断这覆卵横生的天灾人祸,还天下清明。

.

二月春,镇海关百姓饱受疫病,苦无救济,满城横尸。

遂,焚太子于街市,帝王震怒,下令剿灭,终得荒城。

昭华于乱象之中将莲明揪了出来,风沙逐渐将镇海关蔓延,直至成为她们入城之时的模样。

若,仅仅如此……

此地必然不可能成为太岁苏醒之地。

昭华抬首望天,灰白的雾气笼着所有的一切,此时的太岁倒是将自己隐了个彻底,半点瞧不见身影。

莲明被昭华揪着后颈,浮行于半空,低着头耷拉着眉眼,良久略略打了个哈欠,仿佛自己好像是从一场大梦之中刚睡醒一般,语气懒懒缓缓道:“……施主,不若将小僧放下罢。”

昭华淡淡地睨了他一眼:“你倒是毫不吝惜,但站得起来吗。”语罢,松手。

莲明笑着翻了个身,任由自己落入灰白雾气,直抵尘土。

“唔……”他依旧是笑着,忍下摔痛,长长舒出一口气:”……施主,我只是觉得……。”

觉得,有些荒唐。

百姓求生,何来之错?

太子竭力,何来之错?

疫病之时,他同那位镇海关之中的大夫一起去看过太子,形销骨立,身染恶疾,并不比药庐之中的病人好多少,却还是强撑着一口气伏案而行。

既是无错,到了最后竟都成了错。

真正不负责之人,却高台金椅、逍遥自在到了寿终。

是非黑白,善恶对错,因果难报……

世间,都是这样的人吗?

昭华站定,单薄青衣如山巍峨不动,似问:“莲明,你出梵罗为何?”

莲明:“为救梵罗,为挽天地将倾之颓势,为天地众生谋一条出路。”

“那如今为何这般?”

莲明闭了闭眼,眼泪无声无息地落下:“小僧修因果,信缘善恶,因果得报。可为何这荒城之中,百姓和太子受了那么多苦楚,折磨甚久,于噩梦之中死去,而那远在万里之外的帝王得此生逍遥,却能够痛快了却?何为善,何为恶?因果为何不能循环?只有恶因之人,为何没有恶果?为何……为何……。”

莲明涕泗横流,几乎都要咬碎了一口白牙,鲜血大口大口涌出,可他依旧不服,道:“天轨有缺,何不放言!”

这命,分明少了一半!

“噗!”

殷红的鲜血如冬日红梅落雪,斑斑点点落满尘埃。

昭华静静地听完莲花的话,不知为何,那双总是冷冷淡淡的凤眸之中丝丝缕缕漫上薄薄一层凄冷,似慈悲似无奈……

白雾横野,青山望水,薄雨不绝。

她方抬手,为他隔绝一切。

天命不允,若非此地太岁盘踞,方才那一句话,莲明就得烟消云散。

昭华道:“你自幼生在梵罗,所得言行身传于万年之前的那位佛子以及梵罗众人,通透明达,与世慈悲,可要知晓白玉京统管三千世界,红尘偌大,岂能事事人人皆从善……。”

天启万年,她所看最多的便是争斗不休。

可关于这些,若非亲身所历,便难以入世,所以昭华并不打算劝说莲明些什么。至于值得与不值得,其实有时并不重要。千人千言千千面,有不值得的,便总有值得的,说到底还是不甘心罢了。

天地之间,哪来那么多十全十美......

至于,她所求——

是这生灵之道,有一存一,再无残缺。

万物生灵,当自循其轨,生而自由。

万物恒定,洪荒自然可以消弭。

此愿,此志,纵然……不值得……

亦,不改也。

——

昭华敛目,轻声道:“莲明,你要知道你为何而来,又为何而去,红尘迷眼并非只有繁华乱人心,大多时候生灵的苦难才真正是让人心神生乱、道难得道的根源。”

“小僧……。”莲明攥紧拳头,俯首于天,跪匍大地,沉痛道:“……为梵罗而来,欲阻天地将倾。”

可世间善恶难辨,因果混乱,要他去救这样的世间,救那些作恶多端之人,他又如何能够甘心——

救,要救!

以身殉道,那这道便该由他说了算!

霎那间,金光莲华大绽,却又被昭华施下的屏障结界笼在这一方之中。

.

镇海荒城的灰白雾气让人分不清时辰,也不知过了多少时日,金光莲华越发灼人,丝毫没有消减的趋势。

小和尚悟道的地点实在令人堪忧,昭华无法,只好守在一侧。

乌寒木也不知有没有掉落幻境,误打误撞又遇见了昭华,自也守在昭华身侧,很是安静乖巧。

昭华掐指望天,算算时间……

她面色沉凝,心下有些担忧。

若小和尚在不醒来,这道怕是要被她亲手打断了。

昭华轻叹一声,察觉乌寒木直愣愣的目光,看过去,有一丝茫然,转瞬消失——

记忆早就开始混乱了……

如今,连近来所识,都不大能够记得清了。

昭华起身,犹豫再三还是决定上前一步,悟道不易,可时间快要到了……

乍然之间,就在此刻,莲华金光忽然如炎阳般璀璨灼人,又在一瞬之后消失无踪迹。

昭华拧眉,连忙上前,百米之处,渐渐缓步,松了一口气,神色之间总算露出一丝欣愉。

小和尚的声音由远至近传来:“多谢施主指点迷津。”

乌寒木站在一旁歪了歪脑袋,忽地上前一步,一巴掌拍在了莲明脑袋上——

他,好像长高了。

木头脑袋里迟钝非常,乌寒木无辜又慌乱地看向昭华:“……高。”

莲明方才那副自灰白雾气之中从容踱步的世外高人形象乍然崩裂,呲牙咧嘴地捂着脑袋,抬脚就向乌寒木蹬去:“你干什么?!”

昭华眼中划过一丝笑意,轻叹一声,又道:“总算没有白白耽误这不少时间,走吧!”她们该去揭开这镇海荒城之迷,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

莲明正色:“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