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臻一口茶差点喷出来,令仪向来冷着的脸也有了条裂缝,阿扬震惊的看着令臻,希望从她口中听到这不是真的。
令臻接过徒弟递来的巾帕,扭头才发现徒弟竟然这么镇静,她擦了擦唇边的水,对着这语出惊人的男子道:
“阿谦,这不是师傅的私生子,是我的徒弟。”
众人又呆住了,觉得这听上去也很荒谬。
令臻自己也觉得有点荒谬,她和众人说道:“阿珩能感知到我身上的灵力,所以我把他带了回来。
本以为师傅会收下阿珩,可是师傅说,他年纪大了,没有精力再教养徒弟了……”
令臻说完后,又怕阿珩觉得她是迫于无奈才做了他的师傅,于是便继续道:“阿珩很乖,也很聪明,以后他就是我的徒弟,也是你们的师侄。”
说完她又眯着眼笑起来,有徒弟的感觉也挺好的。
阿珩瞄了一眼师傅,她似乎对自己递帕子的举动很开心。
他暗暗想,他要好好对待师傅,若是取得了她的信任,她日后就会更加护着自己。
令谦从震惊中缓了过来,他说道,“小师妹,以后我们这一脉的收徒就靠你了,你看师傅那一脉,只有师傅自己收徒;
我们四个,令仪师姐冷冰冰的,瞧着不像是会收徒弟的,我呢,只想着自己潇洒,也懒得花时间培养徒弟,至于令扬,他年纪还小呢。”
令仪扫了一眼令谦,懒得和他争论。
令臻听完这言论,有些哭笑不得,她说:“阿谦,你怎知人以后不会变呢,说不定你这个最爱潇洒的,以后收最多徒弟。”
众人都笑起来,阿扬想了片刻,说道:“四师姐,阿珩师侄以后和我住一起吧,我会照顾他的。”
令臻捏捏阿扬的脸蛋,“阿扬真好。”
众人叙完话,各自回竹屋了,阿扬把阿珩师侄的包裹拎到自己屋内,屋子里间有一张床,一张榻。
今晚他们二人各睡一张,明日需把房间里的东西腾挪了,再添置一张床。
阿珩身高比阿扬矮半头,他便主动去睡了有些短的榻。
令扬想,阿臻师姐的这个徒弟真是乖巧极了,懂事得让人心疼。
阿珩躺在榻上,他有些饿,下午到现在还没有吃饭,山上的修炼之人,大多是辟谷的,所以师傅忘记了他需要吃饭这回事。
他从包裹里扒拉出和师傅一起买来的点心,吃了几块。
吃完后,他静静地躺在床上,觉得这些时日以来,一直绷着的心弦,突然松了下来。
十二岁的少年,再如何谋算,也不过是为了有一处安稳之地,如今暂且得到了,他沉沉的睡去了。
令臻睡到半夜突然想起徒弟要吃饭这回事,她觉得自己着实大意了,转念一想徒弟的包裹里有他们在山下买的栗子糕。
她便也安心睡了。
她睡得迷迷糊糊时,还在想,明日先传授给徒弟涿光派的心法,等他修炼了灵力,就可以不用吃饭了。
毕竟她虽然喜欢吃美食,可做饭的手艺着实有些差……
第二日一早,涿光山半山腰处的院落,就开始热闹起来。
令臻推开门出来,就看到阿谦在院子里练剑,剑气搅得树上新开出的花骨朵落了一地,阿扬和阿谦在收拾竹屋。
她伸了个懒腰,问道,“师姐呢?”
令谦看了眼小师妹,“师姐一大早就去山上了。”
令臻回屋整理师傅这些年传授给自己的心法及口诀,准备教给徒弟。
过了会她歪着脑袋想了想,阿珩在没有引灵力入体前,每日都需要吃饭,院落里有个小厨房,那里应该有厨具。
以前修缘真人给每一个徒儿都做过饭。
她去了厨房,果然看到那些锅碗瓢盆都好端端的放着,她不禁感叹,原来当师傅这么不容易。
她又飞身往山下,在山脚下买了些不容易坏掉的食材,足够吃一个月了。
她想着,当年她也是练习了一个月的时间,领悟到了涿光心法第一重,成功引灵力入体。
如果阿珩也能够在一个月的时间领悟到,那她就不用给徒弟做饭了……
她回到半山腰后,一进院子,就看到阿谦拖着一张床过来了,她不禁惊讶,“阿谦,这是哪里来的?”
令谦得意地说,“自然是从隔壁修竹师姑那里搬来的。师伯和师姑感情如胶似漆,不愿收徒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空屋子里的竹床根本用不着。”
令臻点点头,师伯师姑感情的确好,对他们这些小辈也很好。
她开始给徒弟做饭。
另一边,等阿珩忙完后,他发现师傅已经把做好的饭菜放在了桌子上。
他望着那些饭菜陷入沉思,这糊掉的蔬菜……
可看着师傅殷切的目光,他还是夹了一筷子米饭放进嘴里,至少米饭看起来没有糊。
只是嚼了两口后,他发现,米饭是夹生的……
他努力吃了几口,放下筷子,望着令臻,“师傅,我十二岁了,以后可以自己做饭。”
令臻眨了眨眼睛,“不行,你现在最要紧的是修行,假如你能够领悟到涿光心法的第一重,以后就可以和我们一样辟谷了。”
阿珩琢磨着师傅的话,如果自己能尽快辟谷,是不是就不用吃师傅做的饭了?
于是他便问道:“师傅当年用了多长时间,领悟到心法第一重?”
令臻心想,自己的领悟能力在同门中算是好的,有的同门用了两三个月乃至半年才入门,自己用了一个月就悟到了。
可为了不打击徒弟的积极性,她含糊地说道:“快则一月,慢则半年。”
阿珩点点头。
接下来的时间里,师徒二人同时修炼,令臻修炼时并没有完全入定,担心徒弟有问题请教自己。
她现在愈发觉得做师傅的不易了。事事挂心,担心徒弟出差错,她有些懂自己师傅修缘真人的苦心了。
第二十多日,令臻正在打坐,忽然感应到对面徒弟身上有灵力溢出。
她喜不自禁,努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生怕自己打扰了徒弟开悟。
良久,阿珩觉得自己体内的灵力稳定下来,不再翻涌,而是平稳的在经脉里运行。
他慢慢睁开眼睛,觉得自己通体轻盈,周身灵力四溢。
他松了一口气,默默地想,从今日起,他可以修炼灵力了,他可以变强了。
而且,他不用再吃她做的饭了。
他抬头,就看到师傅在欣慰的笑。
他听得师傅夸赞他,“阿珩真厉害,竟然这么快就领悟到了,比师傅当年还要厉害。”
阿珩看着她高兴的样子,莫名有些心虚。
她先前怕自己饿着,哪怕不擅长厨艺也给他做饭,顿顿不落,他竟然还在心里嫌弃她做的饭。
阿珩正在反思自己,就看到面前的女子一脸严肃地开口:“阿珩,你既入了此道,就要时刻谨记以除恶为己道,绝不能滥杀无辜。”
阿珩点点头,“师傅,我会的。”
虽然他不那么喜欢救人,但也不会滥杀无辜。
只是这些话他不能和师傅说,师傅希望徒弟惩恶扬善,而他只想顾好自己。
令臻看他乖巧的样子,揉了揉他的头,语气又变得柔和起来,“阿珩,领悟能力快,却不代表修炼能力快。有人一月悟道,有人半年悟道,然而有时前者却并不如后者。”
阿珩从未听说过这般的言论,于是他有点不解的问,“师傅,这是为何?”
令臻看着徒弟的眼睛,说道:“因为后者勤于修炼,所以阿珩,如果你要成为这世间的强者,就必须勤奋。”
阿珩没想到师傅还记着一个多月前自己说过的话,他点点头,表示自己记下了。
令臻看着徒弟,觉得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是放下了。
这是她做好师傅的第一步,引导徒弟入道,既是修炼之道,也是行事之道,她决不能教出仗着灵力欺善怕恶的徒弟。
大家听闻阿珩成功领悟了涿光心法第一重,都给阿珩送了礼物祝贺。
修缘真人给了阿珩一本记载着符咒、阵法、炼丹、炼器的书,令仪师姐送了一件自己炼制的法器;
令谦师兄也送了自己做的丹药,令扬修为浅,不会炼制法器和丹药,便送了自己雕刻的木人,注入灵力可以把它当傀儡用。
令臻看着这些礼物,有些目瞪口呆,她作为师傅,什么都没准备,毕竟她这段时日只顾着教徒弟修炼了。
还好徒弟没问她,为什么没给他准备礼物……
令臻想了片刻,决定给徒弟做一把木剑,于是她翻找了一块自己往日收藏的木头,夜里偷偷的刻,直刻了三天才好。
三天后的上午,阿珩收到木剑时,正在院子里修炼,他抬头看了眼令臻的黑眼圈。
耳边听到她说:“阿珩,这是师傅为你准备的木剑。”
他手中握着这把木剑,触手光滑,没有木刺,他抚摸着它,心中不知在想着什么。
少女还在说话,“若是哪天阿珩能自如地掌握剑势,师傅定会送你一把比这好千百倍的剑。”
阿珩不说话,他突然想起一件事,抱着剑跑回屋内。出来时,手上却捧着一盏茶。
令臻以为徒弟怕自己口渴,刚准备伸手去接,就看到徒弟撩了衣摆跪下去,把茶盏高举过头顶,恭敬喊了声,“师傅。”
令臻惊呆了,她长这么大,从未有人给她下跪过,她呆了两秒才反应过来,徒弟自己办了场拜师仪式。
她一向心大,不在乎俗礼,根本忘记了这件事情。
她伸手接过那杯茶,喝了一口,才缓缓说道,“阿珩,从你上山第一天,喊我师傅的那刻起,我就认你是我的徒弟了。”
阿珩仰头看着她,他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讨好她,为了能留在这里安心修炼而已。
他心中……其实并未真正把她当师傅。
可看着眼前一脸认真的少女,他的心有些莫名的发酸。
令臻把徒弟扶起来,说道,“既然今日送了你木剑,那便教你剑法吧,你看好了。”
令臻唤了声“无名”,一道青色的光飞来,她伸手接住,挽了个剑花,开始舞剑。
在明媚的春光下,少女剑气横扫,一些花瓣从枝头落下,飘荡在空中,又随着剑势飘向别处。
阿珩一心要学剑法,然而看着看着,他的目光从剑势移向了少女。
嗯,她认真起来的样子,还是很吸引人的,和平时不正经的样子判若两人。
令臻练完剑,转头看到徒弟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自己,她又笑起来,说,“阿珩,你也去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