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文文小说网 > 新疆的雪 > 第6章 挣扎的嫩芽

第6章 挣扎的嫩芽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米秋失眠了。

她还是9.30准时上床睡觉,夜里醒来的时候她点亮手机看了时间:凌晨两点。

她躺在床上,不知道身体的哪个地方生出一种痒意,如同冻土下挣扎的嫩芽,用纤弱的根须顶撞着冰层,再也无法入睡。

她起床把窗帘拉开一条缝,冷白的月光便挤了进来。一同挤进来的有过去、有现在、有将来、有女儿、有父母、有存在的事、有不存在的事。

她努力想在其中拣一两件事,一两个人然后想个透彻,却发现它们纠缠在一起,怎么也拎不出来,她固执的去拣,用蛮力去撕扯,那些纠在一起的却又突然消失了,脑子里面是月光一样的冷白。

时间忽然就变长了,黑夜中她听着自己的心跳,和床头的摇表器一个频率,不紧不慢,无尽无休。

正是夜深沉的时分,万籁俱寂,夜像迷离的旋涡,有些人有些事在其中浮浮沉沉,不知道过去了多久,米秋才晕晕睡过去。

米秋早上起床,已是十点。趴在餐桌上写作业的丫小丫跑过去拥抱,然后去了厨房,一阵嗡嗡声后,她端出来一盘剪成节的油条,一杯牛奶。

米秋洗漱完在餐桌边坐下,油条是空气炸锅炸了的,牛奶是煮过的,上面凝结了一层膜。

米秋心里泛起丝嘲笑,这感情就像牛奶,热情的时候从锅里要溢出来,冷了就结了一层厚厚的膜。

米秋喝了口牛奶看群里消息,曾经并肩作战的工作群还在,改了个名字叫“下一站就业梦之队”,群里不再像以往工作时消息频繁。大家似乎都踏上了不同的求职轨道:有人转身走进4S店,开启卖车生涯;有人投身活动执行公司,迎接新的挑战。

也有人在群里大吐苦水,感慨工作机会难寻,好的够不着,差的又看不上。

她退出群界面,刚要放下手机,前老板助理安静发过来一个亲亲的表情,紧接着一条文字信息。

“秋姐,我瞅见大西洋汽车网乌鲁木齐站正在招编辑呢,感觉挺适合你的,要不投份简历试试?我这儿有他们主编的电话,你要是需要,我马上发给你 。”

米秋回过去几个红唇,然后思索片刻回复:“安小妞,太感谢你惦记啦。我家里这阵子有点事要处理,工作的事打算过段时间再考虑。你最近咋样?”

安静:“我最近也没有找工作的计划,想趁这个闲隙去口里转转。”(新疆说内地叫口里)

两个人东拉西扯一阵后说了再见。放下手机,米秋夹起一节油条,细嚼慢咽。她还需要时间消化一下目前的状态。

“作业多吗?”米秋望向正埋头写作业的丫小丫,“你这脑袋都快贴到本子上了,还要不要眼睛啦?”

丫小丫故意把眉眼皱成个小包子,嘴角一咧,嘿嘿笑了笑:“多着呢,根本写不完!

米秋爱怜的笑笑:“中午有什么想吃的?”

丫小丫咬着笔头想了想,到底也没有想出自己想吃什么:“做什么吃什么吧。”

米秋收拾完,从书架上抽出本《绿山墙的安妮》跟丫小丫说:“你写作业,我看会儿书,咱就各忙各的吧。”

丫小丫没有抬头:“好勒。”

房子当西晒,上午晒不到太阳,坐在巨大的落地窗前看书是很惬意的事。《绿山墙的安妮》是丫小丫买的,她看了很多次,推荐给米秋看,米秋也看了很多次,但从来都没有看完过。每次看几十页就觉无聊,心思就飘手机上去了,等下次想起来再看的时候,却早已不记得前面的内容,只能从头再来,这本书便永远停在了“正在读”的状态。

今天也没有例外,书页在指尖翻过十几页后,戛然而止。米秋目光滞住,望向窗外 。

窗外的天空干净得寂寞,没有云。

她想起该给爸妈打个电话。正要翻找号码,电话进来了,正是米妈。米秋深吸一口气,清了清嗓子,接通电话,轻声唤道:“妈妈......”

米妈的怒吼好似一道雷,直直冲破听筒:“你们死哪去了?家里遭贼了啊!”

声浪震得米秋耳膜生疼,赶紧把手机拿远了点。

米秋一脸茫然:“妈妈,你在说什么,哪里有什么贼?”

“你家里怎么回事,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没有了!”米妈扯着嗓子,焦急与愤怒顺着电波倾泻过来。

这时,米爸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带着几分温和的劝诫:“你声音小一点,吓着秋秋了。 ”

米秋脑袋“轰”的一声,瞬间回过神来。她这才意识到,爸妈从山东过来了,他们有房子钥匙,肯定是直接进了屋。

米秋一拍脑袋,暗叫不好。

她语速急切,带着几分歉意与慌乱说道:“你们过来也不先打个电话,我搬家了,你们下楼吧,我马上过去接你们。”

米秋如今的住处与日光小区相距甚近,还不到两公里。车子稳稳停在日光小区门口时,米秋远远便瞧见爸妈拖着两个大大的行李箱正从楼里走出来。

车门刚打开,丫小丫就飞奔过去,在外婆脸上一个啵,软糯的声音里满是亲昵与想念:“外婆,我可想你啦!”

米妈脸上瞬间绽开了笑容,她丢开行李箱,一把搂着丫小丫:“哟,把外婆撞倒啦,得由你来好好侍候着咯。”

丫小丫咯咯笑:“我扶着的呢。”

米秋伸手从爸妈手中接过箱子往车上装,话语里带着嗔怪与心疼,还有疑惑:“爸,妈,你们来也不提前说一声,我去机场接你们多好,这么远的路多累啊。”

米爸脸上挂着温和的笑,摆摆手说:“哪有那么矫情,有机场大巴,方便得很,你何必跑一趟呢。”

米秋:“这么远,你们突袭?真不懂你们。”

米爸说:“问你妈,我也不懂。”

回来的时候米秋顺路去菜市场,买了一只土鸡和土豆,中午给爸妈做新疆的大盘鸡。

进到屋里,丫小丫赶紧给外公外婆拿水过来。

“浪费,烧点开水就行。”米爸把瓶装水放在桌子上。

“都喝的这个,批发的很便宜。”丫小丫又把水塞到他们手里。

“婚纱照剪了,相框碎了,说说吧,怎么回事?”米妈自己拉过来一把椅子坐上,蹙着眉头,眼神如刀。

爸妈在旧屋里都看到了。

米秋坐在爸妈对面,眼神闪躲,不敢直视父母关切的目光,几次欲言又止。

她咬了咬唇,将碎发别到耳后,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些,却还是忍不住带着一丝颤抖:“爸,妈,我离婚了。”

米妈先是一怔,然后猛地扬起手,高高悬在半空,掌心因用力而微微颤抖,眼看就要一巴掌扇下去,她的手又缓缓落下,叹息一声,将米秋拉进怀里。

那双手粗糙又温暖,轻轻抚过脸颊,一点点拭去她的泪水 。

米秋生在孔孟之乡,这里老辈人的婚姻观念很传统。离婚在很多人眼里是不被接受的。

米秋不知道自己离婚爸妈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大概也会觉得是件在亲戚朋友中抬不起头的事吧。

爸妈毫无征兆地突然登门,完全打乱了米秋的节奏。但也算歪打正着,成了米秋的“救星”。

她一直不知道怎么跟爸妈说,什么时候跟爸妈说。这样也好,被爸妈直接撞破,已然没了退缩的余地。那索性就痛痛快快、毫无保留地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当面锣对面鼓地讲清楚。

时间过了很久,凝固的寂静被抽泣声撕破。

“我们不来你是不是打算一直都不说?这么大的事你就一个人担着?”

米爸声音低沉又沙哑:“秋秋,不是爸说你,你和爸不好说,和妈妈可以说啊。”

米秋故作轻松:“也就是这两天发生的事,还没来得及说。”

米爸:“要不你跟我们回山东吧,你和丫丫在这边我们也不放心。”

米秋心中一阵酸涩,她咬了咬下唇,双手轻轻却又坚决地抵住米妈的肩膀,微微用力,从那温暖的怀抱里挣了出来。她别过头,避开米妈视线,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爸,妈,我没事,真的。我现在不能回去,丫小丫在乌鲁木齐读书,将来在这边参加高考,回山东高考压力太大。”

米爸和米妈对视一眼,欲言又止,最终默契地选择了沉默。他们心里都清楚,丫小丫留在乌鲁木齐确实更符合现实利益。

“爸,妈,你们别愁眉苦脸啦。这婚离了,对我来说反而是解脱,往后我能过得更自在,你们就别为我操心了。”话说开了,米秋脸上也扬起浅浅的笑,“你们也累了,先休息一下。我去做饭。”

厨房内水汽氤氲,米秋利落地系上围裙。米妈吩咐米爸:“你收拾东西,我去给闺女搭把手。”

米爸打开行李箱,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件件从山东带来的特产。有色泽鲜亮的玉堂酱菜、一袋处理好的金蝉、裹着黄泥的微山湖咸鸭蛋,以及薄脆香酥的周村烧饼,还有甜到发腻的蜜三刀。一旁的丫小丫咽了咽口水,喉咙咕咕的响,都是她最想吃的东西,离上一次吃,都过去好几年了。

米爸打开袋蜜三刀,拿出来一块给丫小丫:“少吃点,太甜。”

丫小丫接过来嘿嘿一笑说:“就吃这一块。”

厨房里,米妈正和米秋说着什么。米秋边听边点头,时不时还和米妈相视一笑。

米爸深吸一口气,喉头滚动着咽下酸涩,他去到窗边,抬手遮住半边脸,颤抖的指尖在眼眶迅速蹭过,将那些未落下的湿润,都藏进了掌心的褶皱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