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文文小说网 > 弧圈与暴冲 > 第44章 赤子逆旋

第44章 赤子逆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奥运女单半决赛的赛场上,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朗希月站在球台前,目光落在对面的林若曦身上。大比分3:2,小比分9:5,比赛的紧张气氛已经达到了顶点。林若曦喘着粗气,额角的汗水顺着脸颊滑落,她的眼神中透着一股前所未有的凶狠与执着。这是朗希月第一次在赛场上见到林若曦这样的神情——那是一种燃烧到极致的渴望,一种想要赢下这场比赛的坚定。

朗希月很清楚,这场比赛对林若曦意味着什么。这是她最后一场奥运会,或许也是她最后一次有机会站上奥运决赛的舞台。程景岚曾说过,她希望和林若曦打一场酣畅淋漓的比赛,为她的运动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而此刻,林若曦的眼神也清晰地传达出同样的心愿——她想要赢,想要用尽全力去拼这最后的机会。

朗希月闭了闭眼睛,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她抛起球,手腕轻轻一抖,不带任何假动作,发了一个干净利落的逆旋转球。球划过一道弧线,精准地落在林若曦的正手位。林若曦反应极快,迅速控了一个短球,球轻轻擦过球网,落在朗希月的台前。

朗希月没有选择挑球,而是冷静地劈长,将球推向了林若曦的反手位。林若曦立刻调整脚步,将球控向朗希月的反手。朗希月后退一步,反手一板搓球,球旋转着飞向林若曦的正手。林若曦没有犹豫,抓住机会抢攻,球如离弦之箭般冲向朗希月的台面。朗希月反手一挡,两人展开了激烈的相持。球在球台上快速往返,每一板都带着力量的碰撞与技巧的较量。终于,林若曦找到了一个稍纵即逝的机会,一板暴冲,球如雷霆般砸在朗希月的台面上,拿下了这一分。

朗希月没有表现出任何情绪,只是默默走向场边,弯腰捡起球。她再次站回发球位,目光坚定,手腕轻轻一抖,依旧不带任何假动作,发出了一个干净利落的球。

第六局的比分定格在11:9,林若曦最终拿下了这一局。朗希月走向替补席,步伐沉稳却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沉重。她拿起水瓶,仰头喝了一口水,眼神不自觉地飘向对面的林若曦。而林若曦也正看着她,目光直直地投过来,眼中带着疑惑和询问,仿佛在无声地问:“你刚才在想什么?”

朗希月低下头,避开了林若曦的眼神。她知道,这场比赛,自己已经输了。不是因为技术,不是因为战术,而是因为她的心早已不在比赛上。她的思绪被拉回到过去,回到了那些与林若曦有关的点点滴滴。

她想起了自己第一次打进全运会决赛时,与林若曦赛前握手的那一刻。那种激动和兴奋,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她眼前展开。她想起了在赛场上被林若曦打得晕头转向时的那种朦胧感,仿佛置身于一场梦境,既真实又虚幻。她还想起了在国家队训练基地第一次见到林若曦时,自己怯生生地喊她“曦姨”,却被林若曦严肃地纠正:“叫我林队。”那一刻,林若曦的威严与亲切交织在一起,深深地刻在了她的记忆里。

在赛场上,她本该全神贯注,一心一意地去拼每一分。可现在,那些与林若曦的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让她百感交集。她无法再像往常那样专注于比赛,无法再像往常那样冷静地思考每一球的策略。她的心被回忆填满,被情感牵动,而这一切,都让她在这场至关重要的比赛中失去了原本的节奏。

第七局开始,林若曦站在球台前,手中的球轻轻抛起,手腕一抖,发球精准而有力。朗希月试图抢攻,可她的手却不受控制地颤抖,动作已经变形,球拍与球的接触变得生硬而仓促。球飞出台面,比分变成了0:1。

朗希月深吸了一口气,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可她的心跳却越来越快,慌乱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她知道自己想要赢下这场比赛,作为一个运动员,她理应全力以赴,将自己的实力发挥到极致。只有这样,才是对林若曦最大的尊重,才是对这场比赛的尊重。可是,她的内心深处却有一种矛盾的情感在拉扯着她——她并不完全想要赢。

她不愿意因为自己的胜利,让林若曦的运动生涯失去一个完美的谢幕。林若曦的眼神、她的坚持、她对胜利的渴望,都让朗希月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压力。她想起了林若曦在赛场上的每一分拼搏,想起了她对自己的每一次鼓励与鞭策。林若曦不仅仅是她的对手,更是她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朗希月站在球台前,握紧了球拍,指尖微微发白。她的内心在激烈地斗争着:是拼尽全力去争取胜利,还是让林若曦有机会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她知道,无论选择哪一条路,都意味着某种意义上的放弃。

林若曦再次发球,球旋转着飞向朗希月的台面。朗希月咬了咬牙,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

然而,因为朗希月心中的犹豫,她的进攻不再如往常般果断,甚至显得有些畏手畏脚。每一次挥拍,似乎都带着一丝迟疑,原本凌厉的攻势也变得绵软无力。林若曦似乎也感受到了朗希月的变化,她在几次绝佳的机会面前,竟也没有主动进攻,比赛的气氛变得微妙而沉重。

比分胶着到了7:7,林若曦果断叫了暂停。她走回替补席,目光扫过背对着自己、低头喝水的朗希月,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她深吸了一口气,仿佛在那一瞬间下定了某种决心。

暂停结束后,林若曦的进攻变得异常果断。她敏锐地抓住了朗希月心态失衡的弱点,每一板都带着凌厉的气势,球如疾风骤雨般砸向朗希月的台面。朗希月试图反击,但她的节奏已经被彻底打乱,防守漏洞频出。林若曦连得四分,直接将比分定格在11:7,拿下了这场比赛的胜利。

比赛结束的那一刻,林若曦站在原地,目光投向朗希月,眼中没有胜利后的狂喜,反而带着一种释然。而朗希月仰起头,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仿佛终于从某种无形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她的眼神中带着一丝疲惫,却也夹杂着一种难以言喻得轻松。

林若曦走向球台,与朗希月握手。两人的目光交汇,虽然没有言语,但彼此都明白,这场比赛的胜负早已超越了比分本身。林若曦的胜利,或许是她职业生涯的一个圆满句点;而朗希月的放手,则是她对这位前辈最深沉的敬意与告别。

赛场的灯光依旧明亮,观众席上的掌声如潮水般涌来。而在这片喧嚣中,朗希月与林若曦的身影显得格外安静。她们共同走过了这场比赛的每一分每一秒,也共同见证了彼此内心最真实的挣扎与抉择。

朗希月走到替补席上,抓起毛巾,将自己的脸深深地埋了进去。她的手指微微颤抖,不敢去碰手机。她知道,程景岚在结束了自己的半决赛后,特意赶到观众席来看她的比赛。可她却让程景岚看到了这样一场表现——犹豫、迟疑、甚至有些畏手畏脚。她不敢去想,程景岚会对她有多失望。

就在这时,林若曦走了过来。她站在朗希月身边,伸手轻轻揉了揉她的脑袋,声音温和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别想了,比赛已经结束了。”

朗希月抬起头,眼眶通红,泪水在眼中打转,却倔强地没有落下。她看着林若曦,嘴唇微微动了动,却什么也没说出口。林若曦虽然经验丰富,但面对这样的朗希月,一时之间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她只是默默地帮朗希月收拾好散落的物品,又拿起她的裤子递了过去,语气平淡却透着关切:“穿上吧,别感冒了。”

朗希月咽了咽喉咙,接过裤子,低头穿了起来。她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手机屏幕,程景岚的消息跳入眼帘:“一会儿采访再不好好回答,我就真的要训你了。”

看到这句话,朗希月不由得轻笑了一声。那笑声里带着一丝无奈,却也夹杂着些许释然。她知道,程景岚并没有真的对她失望,而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提醒她,无论比赛结果如何,她都要继续前行。

林若曦看到朗希月的笑容,眉头微微舒展,语气也轻松了些:“好了,别愣着了,收拾完赶紧去采访吧。”朗希月点点头,将手机收好,站起身,跟着林若曦一起走向采访区。

在混合采访区,陈子墨和苏婉晴刚问完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并预祝她们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朗希月和林若曦正准备离开时,美国记者迈克第一个挤上前,将麦克风递了过来,语气中带着一丝刻意:“Lunar,如果你在接下来的三四名决赛中赢了对手,就能获得铜牌。这将是一名出生在美国的选手获得的最高名次,请问你怎么看待这一点?”

朗希月本就因为林若曦即将退役而心情压抑,听到迈克的问题,心中的火气再也压不住了。她眉头微皱,语气中带着明显得不悦:“你怎么这么爱问我国籍的问题呢?”她直视着迈克,声音冷静却带着锋芒,用英文毫不留情地怼道,“你这么喜欢研究我的国籍,干嘛不去当政治方面的新闻记者呢?我刚打完奥运女单半决赛,你不问我技战术方面的问题,却揪着国籍不放。你这是采访政治人物,还是采访运动员?”

她顿了顿,语气更加坚定:“再说了,不管我出生在哪里,明天三四名决赛我赢了,升的是中国国旗。你再怎么想,我拿的那面铜牌都会记在中国的奖牌榜上。”

朗希月的语气没有丝毫退让,她继续说道:“还有,我们现在不是在美国了,所以我是用中国护照,拿着签证过来代表中国队打比赛。我回中国可以直接进!”

她的回答干脆利落,带着不容置疑得坚定。迈克显然没料到朗希月会如此直接,一时语塞,脸上的表情有些尴尬。而站在一旁的林若曦则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朗希月说完,深吸了一口气,调整了一下情绪,转身离开采访区。她的背影挺拔而坚定,仿佛在告诉所有人:她的身份、她的归属、她的荣誉,早已不言自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