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文文小说网 > 七十年代有庄园 > 第22章 秋冬

第22章 秋冬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地里除了过冬的作物和红薯、土豆,都已经收完了,忙忙碌碌的就到了中秋节,因为两人一直都是一起过,所以也就拒绝了二爷家的邀请。

两人在庄园里用升级的加工坊拿各式的果干果仁还有面粉、糖一起做了许多口味的月饼,拿了几种比较普通常见的包了给熟人送去,也得到了各家回的月饼。

口味各不相同,馅料也五花八门,这些都是在物资匮乏时期各家主妇智慧的结晶啊!

两人吃的十分珍惜,晚上再做些好吃的,也就算过了节。

整个秋天都在忙碌中度过,直到后山绿油油的树都变得苍黄,田地里都光秃秃的一片,两人才发觉秋天已经过完了,真是漫长而又充实的一段日子。

瑟瑟秋风飘起落叶,两人已经穿上了羊毛线织的毛衣,这天凌正去村口送水果时,告诉老瘸子往后没有新鲜水果了,老瘸子有些失望,结了钱就要走,凌正一把抓过他“急什么,没有新鲜的水果,山里还有栗子、松子和核桃。”

两人见面也有十多次了,凌正仍不知道老瘸子叫什么,正如他也从来不说他自己叫什么名字。

两人互相熟悉而又陌生。

老瘸子是代号,可以是他,也可以是凌正,更可以是别人,但两人心照不宣的互不干涉。

虽然只有山货,他也没有拒绝,只说这些常见的很,若是有松子了给他们送去就行了,等明年水果熟了再来收。

凌正也不强求,山上的松子剥给媳妇儿吃还不够呢,况且水果也卖了小一千,平时花的也不过几十块钱,存款够用就行,不过是看他失望随口一说而已。

一身轻松的回去,这些日子村里的活已经干完了,只需要时不时的去上工除草、浇水,等开始下雪就要开始猫冬了。

收完秋后的分粮就不是家家都参与了,而是把交公剩下的拿出来,有需要的便去用工分换,凌正他们不缺什么,但又想凑个热闹,便换了一些棉花,给单人褥子扩了扩加了厚,做成了双人的炕被。

下雪天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两人上山找核桃树、摘松子、打栗子,把床底下、柜子旁边堆得满满的,因为要给栗子、核桃剥去外皮和壳、还要把松子取出来,就没往庄园里放。

找山货的同时,遇见枯树就砍下来,小一个月的时间,家里灶房旁边堆了整整一面墙的枯树木材,还有劈好的柴堆满了灶房。

抽空两人又搭了竹子做的柴房,免得下雨把柴打湿了。

第一次冬天烧炕,也不知道要多少柴才够用,两人只能往多了准备,柴房放不下了就放到鸡圈里,把院里养的两只母鸡挤得没地方住。

刚十一月份第一场雪就已经下了,声势浩大,不到半天就白茫茫的一片,整个村子随着雪落的声音寂静下来。

落雪之前的一周,天已经干冷干冷的,凌正和纪平阳两人已经搬到炕上睡觉。

晚上睡觉在炕上,织毛衣、做衣服在炕上,吃饭也在炕上,除了上厕所,两人一整天都在炕上窝着。

可能是营养好,锻炼也多,两人的样貌、身形也渐渐往前世靠拢,凌正也恢复了他的六块腹肌和公狗腰,纪平阳还是懒懒散散的,贴秋膘养出了小肚腩,天天喊着减肥,天天坐在凌正背上帮他做俯卧撑,美名其曰一起运动。

日子平平淡淡、幸幸福福,两人亲密无间的负距离接触也水到渠成,突破了前世都不曾有过的屏障,两人的感情极速升温,恨不得上厕所都贴着一起去。

真是瞬间就理解了什么叫“从此君王不早朝”。

若不是纪平阳怕两人不知节制、精尽人亡,凌正恨不能时刻埋在温柔乡里。两人时不时就要开门散一散屋里的荼靡之气,还要多缝制几条床单、被罩,日日换洗。

还好烧着炕,衣服什么不用穿省的洗,就是床上的东西换的勤一些,洗完晾在屋里也干得快。

纪平阳嫌屋里潮湿,凌正振振有词的说着烧炕会让屋里空气干燥,床单洗了在外面冻硬再拿进来烘干相当于加湿器了。

纪平阳被他不要脸的说辞整无语住了,索性都是凌正洗,管他怎么说,闭上眼睛就要睡觉。

凌正为了给媳妇儿助眠,抱着就开始动手动脚动嘴地没羞没臊起来。

也是牺牲大了。

情到浓时,时间总是过得很快。

这天早上两人不得不穿上老棉袄起来去村部前面,因为今天是腊月二十,是村干部定下杀年猪、分肉的日子。

养了一年的大肥猪在今天就要结束了他的短暂的一生。

凌正被分去给公社送任务猪,纪平阳则是留在村里帮忙杀年猪。

他们村今年能留下三头个头较小的猪,一头也有二百多斤,每家大概能分五六斤的猪肉,当然今天也是要清算一年工分的,若是一年挣得不够口粮,便要拿钱抵,猪肉自然也是没得分。

这边热热闹闹的帮屠夫按着杀猪,村长和会计在那边把算好的账给一家之主说清楚,然后扣掉他们的口粮、猪肉,或许还有换的棉花、布票之类的工分,剩下的算成钱每家分了。

若是像三癞子他家那样,靠着寡妇娘和媳妇挣工分,不够一家子口粮的,便不能分猪肉还要补钱抵,一家子又哭又闹的也没得办法,铁面无私的村干部不为所动,只是开口叫他们吃了杀猪菜再回去拿钱。

几家欢喜几家愁,分了钱的高高兴兴回去割肉,没分钱的愁眉苦脸的等着吃杀猪菜。

纪平阳也拿到了两人的工分条子,不多不少划去口粮还能剩下几十公分换成两三斤猪肉。

虽然一分钱没得,也是喜滋滋的问杀猪的大叔要了些内脏、肠子,因为他只要一斤五花肉,大叔就把没人要的肝子和肠子全给他了。至于猪肺,据老人说可以熬汤治哮喘,倒有人早早定下了。还有猪腰子,那可是抢着要的好玩意,大叔看他瘦瘦弱弱的,也给他分了一个。

把纪平阳闹了个大红脸,心里恨恨的想“晚上自己全都吃完,一点也不给凌正留。”

不过到了晚上,更需要滋补的纪平阳自然得到了更多的疼爱,这都是后话了。

送年猪的队伍回来,得到了奖励的一小块猪肉,凌正给换成了大骨头,屠夫把骨头剔的干干净净也不好意思要他的肉,把整整一背篓的骨头全给他,又搭了个猪腰子。凌正倒没有不好意思,男人嘛,不都是那回事儿。

猪肉分完,剩下的边角料便做成杀猪菜,没人要的内脏、猪骨头还有灌的血肠,切吧切吧扔锅里炖了,加些干豆角、土豆、茄子,几百人端着各自的碗吃了整整两大锅。

这锅可不是他们家用的那种,而是大锅饭时期留下来的给几百人做菜的锅,配套的锅铲都比挖地的铁铲大。

凌正和纪平阳第一次吃杀猪菜,虽然味道一般,但是大伙儿热热闹闹的吃饭比什么都香,盛菜的大婶是他们认识的,还特意给他俩打了满满一碗多多的肉和血肠,惹得旁边大叔不满的嘟囔,大婶铲子一敲,就要发飙,两人赶紧端着碗走远一点,学村民们一起蹲着吃饭。

知青所的几个知青凌正都见过,虽然不熟,但是也没有眼前人那么陌生。

来人一副盛气凌人的挑剔样子,穿着厚实的毛呢大衣和长皮靴,看着跟杀猪场上的众人格格不入。

纪平阳小声说“是跟村里刘向前家搭伙的那个知青。”

凌正点点头,问“刘向前家里条件好?”

纪平阳还没说话,旁边的婶子凑过来说“哪儿好了?这样的公子哥一看就不是好相与的,村里人都不愿意跟他搭伙,刘向前他老娘贪人家的一月两块钱跟口粮,求着人家住他家的。”

“听说胡知青每个月还进城割肉、买肉包子吃”大娘们听见这边说悄悄话,都凑过来贡献自己的消息。

“不止呢,老刘家的托人知青带油盐酱醋的,从来不给钱的。”

“啊?怎么这么不要脸?”

“还有这样的好事儿?”大妈们一听这样占便宜的事儿,纷纷炸开了锅。

“不过那个胡知青也不是什么好人,把老刘家的丫头小子呼来喝去的,听说还跟刘家大丫那个了!”

又是一个重磅炸弹,大家纷纷说着自己发现的疑点,证实了这个消息。

“说起来最近都没听见老刘家的打骂大孙女了”

“何止呢!刘草儿一个冬天都没出来捡柴火了。”

“说的也是,最近看见她还戴着毛线织的围巾了,红艳艳的可好看了。”

“你个老货,你这么羡慕你也找个姘头给你买。”

“滚你娘的,老娘想要自己就买了。”被打趣的妇人挺着胸脯十分骄傲,听起来今年一定分了不少钱。

旁边人纷纷投去羡慕的目光。

“说的也是,芬儿你当家做主,得了钱粮都自己握在手里,哪像我们?唉!”

一群三四十岁的女人吃着碗里的肉都不是很开心,当媳妇熬成婆,哪是这么简单的事儿?

凌正和纪平阳听着众人歪了楼 ,三口两口扒完饭跟众人打了招呼就回去了。

到了家先把猪肉挂起来,内脏用草木灰和面粉分别rua几遍,猪肝留着煮粥吃,猪腰子晚上爆炒了,小肠卤了放起来慢慢吃。

安排妥当,半下午就开始煮,这时候家家户户都是香喷喷的熏鸡、熏肉的味道,两人趁机在庄园里杀了十几只鸭子、十几只鸡,还有一只羊。

加工坊已经能加工鸡鸭,把鸡放进去,出来的就是腊鸡、熏鸡、风干鸡等半成品,这些收在仓库里慢慢吃,自己杀的则要拿出来卤制、炖煮,然后熏干,这样更入味,平时也能当肉干、凉菜直接吃。

至于羊肉,当然是放在庄园里吃新鲜的,他们在庄园的空地上用竹竿盖了个棚子,里边打了架子放了一排排的新鲜的肉和卤鸡、卤鸭,还有蘑菇之类的,保鲜功能十分好,随吃随拿。

趁着家家都在熏肉,他们也准备了许多,一边做一边吃,晚饭的时候已经很饱了。

纪平阳只得摸着鼓鼓的肚子看着凌正一口一口的把爆炒腰花全吃进了肚子,这天晚上他睡着的时候眼角都是泪痕,惹得凌正看着忍不住又把人折腾醒,两人都累极了才睡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